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慢性期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慢性期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正文

1.情绪沮丧

慢性疾病的患者病程长,需要长期治疗,对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经济上也有巨大的付出,压力大,给家庭带来了负担,再加上治疗效果不好,对治疗失去了信心,从而出现沮丧情绪,有的甚至悲观失望,产生轻生念头。

2.疑病心理

有些慢性期患者会出现疑病心理,认为自己病程长,总是不好,有时会加重,从而怀疑自己得了更加严重的疾病,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因而紧张害怕,到处就医,反复检查,各种阴性结果可能也无法消除其疑病心理。

3.依赖心理

有些慢性疾病患者对药物会产生依赖心理,甚至疗程终止,应该停药时也担心离开药疾病会复发或加重,从而不愿意停药。

4.继发性获益

大多数慢性患者会逐渐习惯“患者角色”,而这种角色使患者“继发性获益”,如放弃责任和义务、心安理得地接受照顾和安慰,这会成为患者康复的巨大的心理障碍。

上一篇:急性期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下一篇:临终患者的心理行为问题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