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急性期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急性期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正文

1.焦虑、紧张恐惧

急性期患者由于突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进展或恶化等原因而前来就诊,起病急,缺乏心理准备,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恐惧不安,坐立不安或来回踱步,甚至有濒死感,不时发出呻吟声和呼救,迫切希望快速就诊,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叙述病情时常杂乱无章。

2.情绪淡漠

 有的患者在突然患病的打击下出现“情绪性休克”,表现为情绪淡漠、平静,行为退化,情感幼稚。

3.睡眠障碍

在突如而来的疾病面前,再加上疾病本身的伤痛,自身的紧张不安和焦虑,许多患者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容易惊醒、早醒等。

4.依赖心理

 急性期患者常常感到安全感降低,总是希望有家属陪伴,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5.抵抗治疗的心理

多见于服毒自杀、伤残、久治效果不佳的患者,因为对生活、治疗失去信心而抗拒各种治疗与护理,表现为不与医护人员合作,自行拔除各种导管,易激动等。

上一篇:精神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下一篇:慢性期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