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重症监护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重症监护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正文

重症监护科专门抢救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肾衰竭与脑外伤等病情危重与垂危的患者。重症监护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如下:

1.紧张焦虑

大多数患者在进入监护病房后会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反应,一方面是对本身疾病严重程度的紧张焦虑,另一方面重症监护病房对患者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压力,各种抢救和监护医疗设备,各种不同类型的危重患者,各种抢救措施和创伤,如气管插管、使用呼吸器、鼻饲管、导尿管、心电监护等都对患者的心理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另外患者在离开重症监护病房时也会产生焦虑,原因是经过监护病房里及时和全面的救治和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获得安全感,也产生了适应或依赖心理,当病情稳定需要离开时,担心再次复发时不能被及时救护而表现出不安、烦恼或焦虑,或不愿离开监护病房。

2.否认心理

约一半的患者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认为自己的病不严重或根本没病,不用住重症监护病房,这种否认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过度紧张焦虑情绪,对心理具有保护性作用。

3.抑郁情绪

患者在接受了自身患了严重的疾病后会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对前途失去了信心,自卑,自责,哭泣,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想法。

4.孤独感

在重症监护病房里,患者不能随便出入,家属和朋友等也不能随便探视,有严格的制度和程序,人际交往减少,从而增加患者的孤独和寂寞感。

5.意识障碍

常继发于原发躯体疾病与治疗后,较严重,以谵妄多见。

上一篇:妇产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下一篇:传染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