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妇产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妇产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正文

1.情绪不稳定

 一是由于自身患病的影响,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发生失调的影响,患者常有烦躁易怒、心情烦闷、精神紧张、神经过敏、甚至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不少孕妇有莫名的恐惧或烦恼,可能与妊娠不适有关。

2.产后抑郁

 典型的产后抑郁是产妇产后6周内发生的情绪障碍,可持续至整个产褥期或更长时间,一般为产后6个月。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状相似,但起因和关注的事实往往与婴儿或丈夫有关,表现为无法克制的长期爱哭、孤僻、悲观厌世、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及食欲下降、有自杀或残害婴儿倾向等。有资料显示有产后抑郁的患者再次分娩后复发率高达30%~50%。关于产后抑郁的病因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产后激素剧烈快速变化,重大生活事件刺激及社会支持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有13%的产妇患有产后抑郁症,有资料报道产后抑郁发生率高于孕期,而近年一些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孕期的抑郁分数高于产褥期。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包括:

(1)孕期抑郁病史:

有资料显示孕期抑郁症状发生率并不比产后低,孕期抑郁症状越严重者,产前抑郁发生率越高。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是发生产后抑郁的最强预测因子之一。

(2)重大生活事件刺激:

特别是发生在怀孕期或产后6个月之内的重大生活事件(如离婚、失业、亲人死亡、大的手术等),使抑郁发生几率增加到6倍以上,是产后抑郁较强的预测因子。

(3)社会支持不足:

社会支持量表调查发现得分越高者,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越低。相对于产妇而言,最强大的社会支持来源于其丈夫。有调查表明婚姻满意度低,缺乏丈夫支持的产妇易发展为产后抑郁。

(4)产妇的个性特征及其他因素:

个性特征能够影响产妇与怀孕、分娩相关的情感。其中脆弱敏感、缺乏自信、神经质型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另外文化程度高、单身、未婚及社会经济状态差的孕妇缺乏社会支持易发展为产后抑郁。

(5)产科因素:

分娩方式、对分娩疼痛感到恐惧、产时并发症是产后抑郁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6)婴儿因素:

对婴儿照顾困难、婴儿健康状况差及母婴关系、婴儿的性别等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相关。

3.孤独失落的心理

某些患者妇产科手术后担心失去了女性特征,担心会男性化,提前进入更年期,会影响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从而产生悲观情绪,常有一种孤独失落感。

4.多疑心理

多见于更年期的患者,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固执、爱挑剔、多疑、易激惹等心理,对别人的言行敏感,考虑过多。他们面临的问题多、负担重,是应激多发期,体力和心理稳态易于发生紊乱,如果疾病一时无法确诊者往往怀疑自己是否患绝症。

5.紧张羞怯心理

多见于未婚先孕的人工流产者或者不能生育者,她们常害怕治疗带来的疼痛、并发症,或者检查带来的不利后果等。

上一篇:儿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下一篇:重症监护科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