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价值观的常见问题和回答
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价值观的常见问题和回答
正文

问1:乳牙早晚都要掉,为什么还要补?

评:提问者对牙齿生长发育缺乏认识,但不宜提出批评。比较好的方式是先表示对提问的理解,拉近双方在感情上的距离,然后再向他们提供正确的信息。

例: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夫人就问过我这个问题。没错,小孩子的乳牙用到12岁左右就全部被恒牙取代了,所以大家会觉得治疗乳牙是多此一举。其实,人体的任何部分都在发育的某个阶段起着重要作用,绝对不会是多余的或者是无关紧要的,只是我们的认识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完全解释的水平而已。乳牙在讲话、吃东西、面容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恒牙是一模一样的。更重要的是,乳牙的健康状况影响着恒牙的生长发育,对恒牙的形态和排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恒牙的基础。现在治疗乳牙,不单是为了提高小孩子的生活质量,更是为他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您想了解得更详细一些,我可以再多讲一些,我也可以给您一些资料带回去看。

问2:为什么我的两个孩子如此不一样,大的几乎没有一颗烂牙,小的却三天两头地麻烦您,是不是和遗传有关?我的牙很好,孩子他爸的牙就不行。

例:您讲的有一定道理,牙齿的健康和排列确实和遗传有关。但是,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牙齿的健康,如果把遗传比成内因的话,其他的因素就可以被当作外因。比如食物,不同的人喜欢吃的东西不一样,这些食物的硬度、黏稠度、纤维含量、糖含量等因素对牙齿健康的影响也就不一样。许多事实证明,就牙齿龋病而言,口腔卫生习惯所起的作用比遗传更大,这包括科学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检查、预防性治疗等等。您是家长,重任在肩哟!我是医生,也有责任提供帮助。

问3:为什么我洗牙前没什么感觉,洗牙后倒反而不舒服了?

例:许多人在接受牙科治疗后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并不奇怪,也没必要忧心忡忡。按说,治病是为了解除痛苦,谁都不愿意看到治疗后的感觉还不如治疗前的结果,医生更不愿意。您听过“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吗?其实从医学角度来看,许多病的发生都不是“如山倒”那么突然的,它们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只不过人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大会引起注意。治疗牙病的时候,短时间内把病因祛除了,人体倒反而会有不适应的感觉,所以说“病去如抽丝”,这是指人体要有一段时间来恢复和适应。一般来说,这种不适应的感觉会在三五天内逐渐消失,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恢复适应的时间也会因人而异。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几乎没有任何感觉,有人觉得难以忍受;有人很快恢复,有人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在我看来,有没有不舒服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这种感觉的发展趋向,它是越来越重还是越来越轻?如果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没有改善,或者越来越重,那就应该随时和我们联系。

问4:我太太建议我把牙齿都拔掉,因为她的父母就是这样的。

答1:如果您的太太认为这是一种好办法,也许她应该先试一试。

答2:您岳父岳母的样子好看吗?

评:医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出语伤人,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对患者的亲友也是如此。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应该提出不同的方案,并努力让患者相信,他太太的建议并不是最理想的。若有可能,邀请患者的太太一同参与治疗计划的讨论不失为一种良策,因为女主人常常是家庭成员健康问题的决策人。

例:应该说,您太太的提议可以作为全面考虑选择的方案之一。但是,您觉得这个方案是最好的吗?是最适合您的吗?我们牙科医生的治疗原则是尽最大努力挽救一切有可能挽救的牙齿,因为牙齿是不会再生的,拔掉了就要镶假牙,而假牙是无法和真牙相比的。所以,我建议您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牢牢把握住治疗目的这个方向性的问题,在和您的太太商量的时候,最好多听听其他可供选择的治疗计划,尤其是专业人员提出的计划,比较它们的利弊,不要匆忙决定。身体健康是一件大事,您来找我看病,说明您信任我,我一定尽心尽责,绝不敷衍了事。

问5:(护士洗牙后)为什么还要让医生检查?我信得过你。

例:谢谢您对我的信任。但在我们诊所,每个人都有非常明确的职责,我的职责就是向患者提供专业的洗牙和口腔健康教育,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为您检查和治疗牙病。医生接受的专业教育比我们多得多,他们对牙齿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比我们全面和深刻得多,所以我洗牙后一定会请医生再对您的牙齿牙周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您的口腔健康做出评估,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问6:我是不是可以只补这个牙,其他问题以后再说?

例:当然。我会把您这个牙齿补好,解决您最紧迫的问题。但是除此以外,我还会为您做一次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也让您心中有数,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们作为医生的责任。我经常在和患者做例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许多隐藏着的问题,它们虽然不那么紧急,但毕竟是隐患。我会如实地把发现的问题和它们的发展趋势告诉您,和您一起商量对策,这就好像您到医院接受定期身体检查一样。我相信您一定听说过“未雨绸缪”这句话,医学界的说法是“预防重于治疗”。

问7:假如我现在不治疗,等到明年再说,会有什么结果呢?

例:很多人都提出过这个问题。老实说,有些病是不治自愈的,普通感冒就没有必要吃抗生素,更没必要输液。身体的组织器官遭到破坏后常常会结疤长肉,自行修复,但是牙齿的珐琅质里没有血管,所以有了蛀洞以后就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蛀洞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牙洞比较小的时候,治疗简单,痛苦不大,费用较低。我见过许多患者没有及早补牙,不但饱受痛苦的折磨,也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多交了许多治疗费用,更有甚者连牙齿都保不住,落得一个“牙财两空”的结局呢。我是您的医生,我要为您负责,当然不想看到您走上那样的道路。

问8:为什么我没有症状也要补牙?

例:您提出的问题我常听到,很多人都难以接受没有症状却要接受治疗这样的现实。可是如果您想想,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等疾病在早期阶段都是没有症状的,蛀牙也是如此。牙齿的结构很特殊,蛀牙在早期不会有感觉,只有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侵犯了神经血管,才会引起不舒服、敏感、疼痛,甚至肿胀等症状。到了那个时候,简单的补牙已经无济于事,要做根管治疗了。您知道吗?牙科治疗的手段有上百种,而根管治疗是其中最复杂和难度最高的项目之一。及早补牙,不仅仅可以防止蛀牙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您少受病痛的折磨,为您节省时间和金钱。

问9:为什么我每6个月要来一次?

例:我想,您一定知道定期检查身体对健康的重要性,牙齿也不例外。定期检查您的牙齿和口腔健康,进行全面维护,可以帮助您终生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定期口腔健康维护就好像您为座驾定期换机油,为钢琴定期调音一样。科学研究证明,6个月的间隔是投入最低,收益最大的选择,因为这个时候是牙结石开始形成的时候,及时把它们清理干净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蛀牙和牙周病。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都是无比精明的,他们做过测算,“每六个月做一次口腔健康维护”是牙科保险中效益最好的险种,因为它能大大减少公司在昂贵的牙科治疗上的支出。

问10:据说牙周治疗是徒劳之举,做来做去也解决不了问题,是这样吗?

例:通常人们所说的牙周治疗,实际上是治疗牙龈炎。牙龈炎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遍的疾病。大量事实证明,每天用科学的方法保持牙齿和口腔清洁是预防牙龈炎最有效的办法,医生的治疗只是一种必要的补充。现代医学非常强调医疗过程中患者的理解和合作,无数事实证明,任何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患者的支持和配合。美国人就比较清楚,在身体健康问题上,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其中就包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问11:我太忙,抽不出时间来看病,怎么办?

例:这,我很理解,事业心强,对工作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总是很忙的,他们几乎没有空暇的时间。但越是时间紧,越需要安排出时间来维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否则,怎么样能够始终保持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来应付繁忙的工作?您听说过“亚健康”这个概念吗?据调查,大多数中国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特别是那些白领精英,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日常维护。在这个世界上,有得就必有失。您不愿意花少许时间,将来就很可能会失去更多的东西。我相信,您这么聪明的人是绝对不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

问12:人人都说治牙是很痛的,是吗?

评:“牙病治疗恐惧症”是一种很严重的流行病,所以有必要在开始治疗前了解患者有没有这种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但是,在沟通中千万不要说“看样子你是很怕痛的”这样的负面话语,不要伤害患者,刺激患者。掌握了患者的心态后就要和他们一起分析这种心态的成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协助患者建立起信心,包括对医生能力的信心,对自己克服这种心态的信心。围绕这个主题沟通的时候,不要贸然对“会不会痛”发表意见,肯定的表态会增加患者的思想负担,“不痛”的承诺又会令患者质疑医生的诚信。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强调医生的能力,增强患者的信心。

例:我很理解你的顾虑和担心,怕痛是人之常情,我还没见过不怕痛的人呢。社会上,人们普遍把牙科治疗和疼痛联系在一起,我就常常听到父母用“再不听话就带你去拔牙”这样的话来吓唬他们的孩子。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是从前科学技术不发达所留下来的恶果。现代技术已经把牙科治疗中患者感觉到的不舒服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了,您大可不必担心,我也会用一些办法来尽量消除您在治疗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尽量减轻可能会产生的不舒服。我小时候也很害怕治牙,我妈妈就每次看牙都带着我,让我在旁边看,时间长了,见得多了,也就知道治牙其实并不可怕。我们这里的医生护士都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知道怎么样让患者免受痛苦,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患者会来这里求医看病呢。

问13:(家长在小孩子看病后质问医生,因为医生要求孩子在治疗时不要讲话)我的孩子说你不让他讲话,是吗?

例:您先别生气,好吗?请您相信,“以病人为本”是我们诊所最基本的原则,意思就是,我们所有行为都要符合患者的利益。在我的眼里,患者就是患者,所有患者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性别年龄或职业地位而有高低贵贱之分。我可以负责任地向您保证,在我的诊所,患者的讲话自由是绝对有保障的,患者讲的话是得到高度重视的。您的孩子说我不让他讲话,也许是我在为他治疗的时候请他暂时不要说话,以免被治疗用的器械伤害。我的助手自始至终都在场,您要不要向她了解一下整个过程?依我看,您的孩子对牙科治疗还不很习惯。没关系的,很多小孩子都有这样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要不,下一次您带他来看病的时候,您也坐在旁边看看?这样也许会更好一些。

问14:(这个活动义齿)还要修整?为什么镶个牙要修整那么多次?

例:您要知道,一个人在比较长的时间里过着没有牙齿的生活后,一旦镶上牙齿,原来的习惯改变了,往往都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的。说实在的,我也希望能够一次就弄好,希望您少来几次。每位患者的口腔情况都不相同,自我感觉也不一样,所以我必须因人而异,有的放矢,这就不得不花费比较多的时间,边做边改,直到让您满意为止。

问15:医生,您能不能停下来让孩子不哭?

例1:我相信,在治病这个问题上,医生和患者是一致的。根据经验,要让小孩子完全不哭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让他们不动就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我会先让孩子放松,不要害怕,然后用最轻巧的动作为他治疗。治疗结束后,我会表扬他,还会给他一些物质奖励。假如我停止治疗,孩子的要求暂时得到满足,但他早晚还是要治疗的,到那个时候,难度就更大了。

例2:是的,我会的。请放心,我一直在密切观察您的孩子,我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停下来,让他休息一下。根据我这么多年为孩子治疗牙病的经验,孩子的哭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表示拒绝治疗,但更多的是要引起大人的关注,医生不应该完全被孩子的哭所左右。

问16:既然要做冠,为什么还要做根管治疗呢?

例:您这个牙齿的神经血管已经坏了,如果不清理干净,填上补牙材料,将来就会发炎,引起疼痛肿胀。到了那个时候再来清理发炎的神经血管,就要破坏做好的牙冠。这样,您不但要承受更大的痛苦,还要搭进去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多的金钱。

问17:这个牙补过了,好好的,为什么还做冠?

例:这个牙已经补了很多年了,那些旧的补牙材料已经开始磨损脱落了,它们对牙齿的保护作用已经越来越小。这就像已经磨损的汽车轮胎,虽然它们还能上路,还可以行驶,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问题。许多患者就是因为没有做冠,牙齿发生裂损,甚至折断。现在做个冠套住牙齿,就是为了防止发生意外。

问18:做完牙龈手术后是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例:牙周病的病程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和糖尿病的情形有点相似,当然牙周病远没有糖尿病那么严重。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不加严格控制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同样,治疗您的牙周病,也需要有您的理解和配合,我们共同对牙周进行科学的维护,否则,单靠我的力量是很难保证您的牙周病不再复发,不会继续发展。经过这段时间的交往和沟通,我相信您会明白我的用心,会认真对待我告诉您的注意事项,加强自我护理,定期到诊所复诊,接受检查和维护。

问19:为什么不可以不做牙周治疗就装冠桥?

例:我们牙科医生做冠桥,就有点像建造房子,假如把假牙看成是“房子”,那么您的牙齿就是这些“房子”的地基。如果没有坚实牢靠的地基,再漂亮的房子也很容易坍塌的。同样,缺少了健康的牙齿和牙周的支撑,再漂亮的冠桥也不能承受您每天享受美食的时候所产生的咀嚼力。

问20:这个新的假牙可以用吗?

例:刚刚戴上的假牙是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的,我相信您不会因为有些不适应就轻易放弃的,对吗?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譬如,小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也是跌跌撞撞的,甚至还会摔跤,但只要不放弃,坚持着,就会走路,还会跑步跳跃。

问21:为什么这个新的假牙和旧的不一样?能用吗?

例:是的。新的假牙是根据您现在的口腔状况做的,旧的假牙是几年前做的。您要知道,我们人体的各个部分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您的口腔状况在这几年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完全按照您的旧假牙来做新的,它反而会和您现在的口腔状况不匹配了。刚刚戴上新的假牙时会有一些不适应,您不必担心,慢慢会适应的,许多患者都是这样的。

问22:为什么要镶这个牙?

例:我们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有它的作用的,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不可代替的。打个不完全恰当的比方,我们口腔里漂亮有序的牙齿就像整整齐齐排满书架的书,缺少了一个牙齿就像拿掉了一本书,如果对这个空隙不理不睬,两边的书就会向空出来的地方倾斜。牙齿也是这样,不但看上去怪怪的,有损形象,影响人际交往,而且对吃东西、讲话和牙齿的清洁卫生都有影响。我们牙科医生的职责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为保障和提高每一个人的口腔生活质量提供服务。具体到您这里来说,我的责任就是为您镶上一个尽可能完美的牙齿,填上这个空缺。

上一篇:推动患者提高口腔健康价值观的技巧 下一篇: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价值观的技巧总结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