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病例 丘疹性荨麻疹
病例 丘疹性荨麻疹
正文

一、病史摘要

患儿,男,3岁9个月,腰部、双下肢丘疹、水疱3天,伴剧烈瘙痒。患儿因周末外出春游后出现腰部、臀部、双下肢丘疹、水疱,伴有剧烈瘙痒、夜间睡眠差。查体:腰部、臀部、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的花生米大小红色风团样丘疹,部分中心可见壁厚、疱液澄清的水疱,部分抓破后有渗液结痂。

诊断:丘疹性荨麻疹。

处理:止痒防感染等对症处理。

二、沟通背景知识

医学上称该病为丘疹性荨麻疹,俗称 “耍痘”。一般好发于春、秋季节,一年中可以反复发作若干次,每次可先后发几批。该病主要表现为小朋友腰部以下,如腹部、腰骶部、臀部、大腿、小腿等处皮肤上长出花生米大小高出皮肤的红色丘疹,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个,甚至成群成堆;形状呈椭圆形或梭形,有时疙瘩中心有小疱甚至发生大疱,也可以发生在胸背部、上肢、手足,尤其是手足部位容易发生张力性水疱,患儿奇痒难忍。患儿出疹前大多有到郊外或农村玩耍的情况。病因主要是昆虫如臭虫、跳蚤、蚊虫、蠓、螨等小的节肢动物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

三、沟通内容及注意事项

1.诊断沟通

(1)首先告知患儿家属该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多发的皮肤病。

(2)主要原因是昆虫叮咬所致。一般虫体很小,肉眼不易看见,它藏在谷草、草席、面粉、灰尘里。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自然界的一些昆虫由冬眠开始转向活跃。同时,在经过了漫长的冬季以后儿童的户外活动也逐渐增加,加上儿童皮肤娇嫩,并且机体免疫能力低下,被昆虫叮咬后,昆虫的分泌物、毒素会引发机体出现过敏反应,导致全身各处出现上述皮疹,但是人体一年一年地反复被叮咬,可逐渐产生耐受性,所以随着小孩年龄的增大,丘疹性荨麻疹就越发减少,症状也越来越轻,到成年时,大多数人再也不发生这种病了。

(3)该病是可治疗的,每次发作时经过积极治疗能很快恢复,但再次接触可以反复发作。

(4)该病是可以预防的,在春、秋季节尽量少到草丛、树荫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玩耍,应勤换、勤洗、勤晒床单被子,天热换席子时要注意杀虫。有人认为洗衣服时放一些除菌液就行了,除菌液能杀菌但不一定能杀虫。

2.预后沟通

皮疹恢复后可能有暂时性的色素沉着,最终预后良好。

3.治疗沟通

治疗目的主要是止痒、防止感染,促进皮疹消退。

4.费用沟通

无继发感染,治疗费用少。

上一篇:病例 药疹 下一篇:病例 室间隔缺损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