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病例 小儿胆道蛔虫症
病例 小儿胆道蛔虫症
正文

一、病史摘要

患儿,男,6岁,因 “腹痛2天伴呕吐”入院治疗。腹痛以右上腹为重,呈间歇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及咖啡样物,非喷射性,量及次数均不多。伴明显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无发热、腹泻、皮疹等不适,在外未经过特殊治疗。患儿家住农村,有不洁饮食史。体检:T 36.5℃,R 22次/min,P 84次/min,体重20kg。神清,反应好,呼吸心跳平稳规则。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右上腹及剑突下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外生殖器及神经系统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轻度贫血;大便中检测到蛔虫卵;B超:波形反映有与胆总管平行的蛔虫阴影。

诊断:胆道蛔虫症。

处理措施:

(1)口服驱虫药物。

(2)选用阿托品肌内注射以解痉止痛。

(3)控制胆道感染,静脉应用抗生素。

二、沟通背景知识

胆道蛔虫症为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该病以儿童多见。在农村及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肠蛔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内,消耗人体的营养,并妨碍消化吸收功能,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贫血、腹痛等症状。

本病起病多急骤,主要症状为右上腹及剑突下阵发性腹痛,可向右肩或下腹部放射。持续一定时间后可自行缓解,间隙期可以完全不痛。常伴恶心、呕吐,常见有吐出蛔虫者。检查时可发现腹痛与上腹部体征不成正比:即腹痛发作时,腹部柔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只剑突下有压痛。如出现发热、寒战、黄疸及腹肌紧张时,可能有继发胆道感染、肝脓肿并发症。

三、沟通内容及注意事项

1.诊断沟通

(1)首先告知患儿家属其腹痛为胆道蛔虫所致。

(2)安慰患儿家属腹痛可较快缓解,经过正规治疗可治愈。

(3)教育其发病与不洁饮食有关,待病情好转后要注意饮食卫生。

2.治疗沟通

(1)以采用非手术方式为主,通过禁食补液、解痉止痛、预防感染、及时驱蛔等处理,患儿多可在一周内治愈。

(2)告知患儿家属有下属情况出现时应考虑手术:经保守治疗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如上腹部绞痛频繁、剧烈或转为持续性高热不退,出现明显梗阻性黄疸;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胆道感染、肝脓肿、胆道内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等。

3.预后及随访沟通

该病预后良好。

(1)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吃、不吃生冷食品。

(2)观察腹痛发作情况,及时就诊。

(3)腹痛发作时要诱导患儿安静,用手按摩腹部,减轻腹痛程度,并防止患儿因腹痛乱撞而发生意外伤。

(4)呕吐时,要观察有否蛔虫吐出,及时清除呕吐物,以防窒息。

(5)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驱虫药。以免因不正确的服用而加重症状。

(6)服药后,要观察大便中排虫情况。

4.费用沟通

如保守治疗成功则治疗所需费用少。

上一篇:病例 小儿急性阑尾炎 下一篇:病例 胆道闭锁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