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病例 支原体肺炎
病例 支原体肺炎
正文

一、病史摘要

7岁男孩,因咳嗽发热6天,加重3天为主诉,病初为轻咳低热,近3天加重为阵发性喘咳伴持续性高热,伴胸痛,病初用过利巴韦林及青霉素治疗无效。查体:一般情况可,呼吸平稳,咽充血,右下肺叩浊,右肺呼吸音稍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肝肋下2.5cm,质软,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液分析:WBC 6.7×109/ L,N 0.45,L 0.55;胸部X线呈肺门阴影增浓,右下肺有云雾状阴影,右肋膈角消失;胸腔B超检查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1.诊断

(1)肺炎。

(2)右侧胸膜炎。

2.处理措施

进一步做相关病原学检查,血MP抗体半定量检查为1∶160;呼吸道分泌物MP-PCR检查为阳性,考虑支原体肺炎,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二、沟通背景知识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本病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由于此病原无细胞壁,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治疗无效。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平时见散发病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较多。

1.支原体肺炎诊断特点

(1)学龄儿童或青年多见。

(2)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胸痛等,大多数在39℃左右,可为持续性或弛张型;多数咳嗽重,初为干咳,有时呈百日咳样咳嗽。

(3)体检:一般无呼吸困难表现,年长儿往往缺乏显著的肺部体征。

(4)可发生肺内和胸膜腔并发症 (肺不张和胸膜炎),还可并发其他系统、器官损害(如皮肤、关节、消化道、血液、神经系统等)。

(5)胸部X线:多表现为单侧病变,约占80%以上,大多数在下叶,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浓,多数呈不整齐云雾状肺浸润,可伴有肺实变或肺不张。其肺部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特征之一。

(6)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

(7)肺炎支原体血清特异性抗体以及PCR检测DNA明确病原。

2.支原体肺炎治疗处理原则

(1)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2)对症治疗。

三、沟通内容及注意事项

1.诊断沟通

(1)首先告知患儿有肺炎,是轻型或重型。

(2)告知其家属患儿有肺内及胸腔内并发症 (胸膜炎)。

(3)其病原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

2.预后沟通

(1)预后良好,虽病程有时较长,但最终可完全恢复。

(2)并发症发病率低,偶可见肺外表现 (如中耳炎、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心包炎、脑膜脑炎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

(3)偶可复发,有时肺病变和肺功能恢复较慢。

3.治疗沟通

(1)抗感染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首选红霉素,剂量30mg/(kg·d),疗程2~3周,此外还可选择醋酸麦迪霉素或阿奇霉素等。

(2)对症治疗:

有发热烦躁时予退热镇静处理,大多数在8~12日退热;咳嗽较剧时予止咳化痰;缺氧时予输氧处理等;重症时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并发症时做相应处理。

(3)一般治疗:

耐心护理,保持室内通风,使空气比较清新,并维持足够的营养,注意补充维生素。

(4)治疗副作用:

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容易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静脉输注时局部疼痛。

4.费用沟通

若肺部病变轻或无并发症时,可口服治疗门诊随访,所需费用少;若肺部病变重或有并发症时,需住院治疗,所需费用多。

5.其他注意事项

出现相应并发症时,增加相应的并发症沟通内容。

上一篇:病例 巨细胞病毒肝炎 下一篇:病例 慢性咳嗽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