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元旦前的一个午夜,我刚要睡觉,家里的电话铃声大作,我以为是妹妹来的电话,是母亲病危了吗?可一接电话才知道,是十几年前的一位老年患者,因其家人突然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中看到我的名片,就打过来了。我马上告诉他快速拨打120,去附近大医院急诊就医,在120到来之前千万不要轻易挪动患者,马上服用手头的心脏急救药等。放下电话我久久不能入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近十几年来,我的医生名片已经更换了三四次,写有住宅电话号码的已经是十二三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还没有手机,第一次印制名片时,我写的是单位总机及分机号码和住宅电话号码,并在名片正面最高一行写着:“干预生活方式疾病,沟通医患治疗信息”,其背面写的则是我的医疗专业特长。虽然当时我只是有选择地给了一小部分患者名片,但是,他们基本都是白天拨打单位电话找我咨询,极个别老年患者有特殊病情变化时才在晚间或休息日很客气地打我家里电话。有的患者在电话里感言:“有了你的名片,我们心里特别有底,对疾病治疗也有了很大信心。”小小名片竟能给患者这么大的安慰!每当想到这些,我内心也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欣慰。但是,家人和单位有的同事却不太理解,他们认为我给普通患者名片是自找“骚扰”,同时也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一些麻烦。我很是彷徨,原来我想要做一件有自己行医特点和行医风格的事情,也很不容易的啊!在那一段时间里,我给患者的名片也无意中逐渐减少了许多。
时隔不久,正巧我们院里给各科教研室和主任办公室安装了外线座机电话,这样,我白天在病房或门诊都可以直接接听患者的外线电话了,随之而来,写有办公室外线电话号码的我的第二代名片也就很快产生了。白天患者来电话再也不用麻烦同事喊我接分机电话了,晚间也基本没有患者打电话干扰家人了,我心里的那种无形的压力也确实减少了许多,但同时又感到心里好像少了点什么。遗憾的是,患者偶尔有紧急病情想要向我咨询的时候,却没法及时找到我了。有一次,一位家住盘锦的中年女性患者就诊后没详细看用药指导说明单上我写的用法用量的医嘱,自行服药过量后出现了一些剧烈反应,由于没有我的住宅电话号码,没能及时和我取得联系而险些使病情加重,这件事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使我感到患者有我的电话号码是多么重要啊!此时我才意识到,医生名片并不是显示自己职称地位的“介绍卡”,也不等同于一般联系方式的电话卡,它是医患沟通和病情咨询的一种手段,同时更是防止医疗纠纷或医疗差错事故的一道屏障。拥有它,对自己、对患者、对医院都是利大于弊的“三赢”之事。拥有它,也是对自己医疗服务的鞭策和医疗技术质量提高的一种手段。我开始反思我自己:以前对自己医生名片的价值和意义知之多少?
很快,我下定决心,购买了一部实用型手机。虽然功能简单,但对于我来说只要能接打电话就足够了。因此,我的医生名片又不得不重新更换。很多患者虽然有了我的名片却不是全部都给我打电话,只有百分之十左右躯体症状较重或比较焦虑的患者才经常打我手机。而三年前一位“产后风湿病”患者打来的电话,使我对医生名片有了重新认识。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一位自认为是“产后风湿11年”的家住葫芦岛郊区的患者在电话里焦急地说:“董大夫啊!我的‘产后风湿’去过太多医院一直没治好啊!如果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我现在就服下已经准备好的安定片,与疾病做个彻底‘了断’算了。”听到患者电话里焦虑绝望的话语,我用一个多小时反复给她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情发展演变规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并反复对她说:“没有打不开的锁,没有不亮的天。如果有一天你早晨起床看见天不亮了,那才能说你的病治不好了。你的‘产后风湿’大有治愈的希望啊!”。患者打来的电话使我成功阻止了一起意外死亡。后来,这位重度抑郁的患者在我和心理科医师的共同治疗下病情基本控制,并能上班工作了。看来,医生名片有时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急救”作用啊!
由于我的医生名片大量发出而有时出现短缺现象,近一年来我索性不再印制名片了,而是用圆珠笔直接在患者挂号单底联上我姓名和医院那一部分重重地圈上两笔,并在上边空白处写上我的手机号码。如果不是工作特别忙或忘记等情况,我几乎给百分之九十的患者这样写,这也是我自己“印制”的第四代医生名片!但是,无论医生名片的形式经过几代或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和患者这种沟通的情感没有变,因为我们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行医风格和特点,而当我们接诊患者时微笑谦和的表情以及亲切温和的问候却是“递”给患者的第一张“名片”,那是一张比医生名片还重要一万倍的“名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