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设定:
筱筱今年22岁,2年前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最近半年,病情控制不佳,现在出现肾衰竭、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且目前心功能不全,心率持续在120次/分以上,血压较低。3天前,筱筱由下级医院转来风湿科治疗。
人物扮演:彭医生、筱筱、筱筱爸爸、筱筱妈妈
地点:风湿科
情景模拟:
筱筱住在4号房间靠近门口的20床,她闭着眼睛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整个世界已与她不相干,只剩下一件事情就是努力地呼吸着。
今天是彭医生查房,当他走到筱筱床前的时候,这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小女孩拼命地睁开眼睛,恳求道:医生,救救我吧!
筱筱妈妈望着病床上的女儿,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涌出。
彭医生并没有接筱筱的话,只是叹了口长气。随后转向其父母,说道:你女儿现在病情非常危重,人随时可能就没了,你们得抓紧时间做好准备。
筱筱爸爸:医生,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孩子太年轻了啊!
彭医生:哎呀,你说我们有办法能不告诉你们吗?医生又不是神仙,包治百病。她病情太重了,再花多少钱也没意义,人是拉不回来啦!
听到这话后,泪水从筱筱的眼角流出,打湿了枕头。筱筱妈妈突然控制不住自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彭医生:你们不要这样,你们必须得接受这个现实啊。她现在全身多个系统严重受损,就像机器一样,坏了一个零件可以修,那坏多了,就修不好了。我看你们还是趁她现在有口气,早点回家吧。
筱筱妈妈:医生,你救救我女儿吧。她身体素质挺好的,每次都能扛过去。
彭医生:哎呀,你现在说那些都是些没用的。不管怎么着,她现在都到这种程度了,你们还奢求她能好转,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哎,没法跟你们说啦。你们还是今天出院吧,回家给她准备准备。说罢,便去了另外一病房。
只剩下了绝望笼罩着这一家人……
【解析】
面对危重患者的家属,医生应该设身处地为患者家属着想。对过度悲伤的家属,应给予安慰和支持,并且作为医生,应该尽一切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在本案例中,彭医生并没有积极地寻求治疗的可能性,而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患者家属,并没有考虑患者家属的感受,对患者及家属极其绝望的心情不但没有安抚,还无情地加重了他们的悲伤。
(一) 危重病人家属心理特点
1. 当家属看到患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时,家属往往心情极度悲痛,有的甚至表现出绝望的心态。
2. 伴随患者病情的加重,家属容易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对抢救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对医疗费用负担的担忧都是导致家属焦虑的常见因素。
3. 因意外伤害而危及生命的患者家属,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由于突然变故的巨大悲痛,会产生一定的激动、急躁心理;在此基础上,某些家属对抢救工作缺乏理解,以致对医护人员的抢救治疗工作产生不满心理。
4.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家属经历长期照顾,感受病人的痛苦,希望能摆脱痛苦的折磨,当患者生命将要结束,固然悲伤,但以认可的心理接受事实。
(二) 与危重症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
1.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客观告知家属相关疾病信息。由于危重疾病起病急、预后不佳,医务人员应将危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良后果、并发症和预后告知患者家属,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危险性、治疗效果和预后有正确客观的了解,做好心理准备,以免对治疗产生过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