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设定:
王老太太哮喘病史30余年了,最近几天受凉后,憋喘症状持续加重,今天上午刚刚由急诊室转到呼吸科病房住院系统治疗。
人物扮演:刘医生、护士小王、患者王老太太、患者儿子
地点:医院呼吸科病房
情景模拟:
护士小王来到医生办公室,找到王大爷的主管医师刘大夫:刘医生,16床来了个70岁的老太太,是哮喘加重的病人,您过去看看吧。
刘大夫:嗯,知道了,一会过去。
刘大夫慢慢悠悠地哼着小调到了16床前,头也没抬地问道:谁是病人啊?为什么住院啊?现在哪里不舒服啊?之前怎么治疗的?
王老太太见到医生本就有点紧张,接着又被一连串的问题问懵了,索性按照自己的节奏回答道:哎呀,大夫,你说我本来好好的,就是那天降温的时候感冒了,哎呀,你说咋这么倒霉呢。我现在浑身都难受,没有一块地儿舒服,你说这可咋办啊!
刘大夫一听,心想这老太太不说病情,扯这么多没用的干什么。于是很不耐烦地说道:行了,别说那么多了,你说的这些都没用。我问你哪里不舒服呢,你说这些干什么,浪费时间。
王老太太一看医生一脸不悦,有点紧张,说道:我就是因为哮喘来住院的,在我们下面医院治不了,让我来大医院的。
刘大夫:我知道你是哮喘,哎呀,你这老太太,真是没法跟你交流啊,我问啥你答啥不行吗?你这样,问到明年也问不出个现病史来。
被刘医生埋怨后,王老太太越发的紧张,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向医生描述自己的不适了,支支吾吾的却也说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刘医生更加不耐烦了,抱怨道:你这老太太,自己哪里不舒服不知道吗?真是让人头疼啊,这样怎么治病啊!!
刚才一直杵在一边的王老太太的儿子这会儿有点儿不满了,说道:医生,他一个老太太,耳朵脑子都不好了,你得耐心地慢慢问她,她紧张后就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刘大夫听到病人家属“教育”了自己一番,更加恼火了,气不打一处来,说道,你们真是没法交流,随后转头就走了。
【解析】
在问诊的过程中,医生应该恰当地使用开放式的提问,鼓励患者更完整地讲述病情,适当地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并且注意控制提问的语速、语调和音量。
在本案例中,面对老人表达能力有限,刘医生不仅没有换位思考,安抚病人的情绪,引导病人准确地表达病情,还用冷漠的态度提出一连串问题,使得病人更加无从回答。刘医生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很容易影响到医疗效果,而且降低了病人及其家属对医生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