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危重患者的医患沟通案例一
危重患者的医患沟通案例一
正文

患者王某,女性50岁,因“极重度贫血”住院。入院后主管医生在查看了患者的病历并进行了病情询问后,说:“血红蛋白太低了,先给你安排输血,后面再检查导致贫血的具体原因对症治疗,现在你就好好休息。”患者听到要输血立刻紧张地询问医生:“要输血呀!我的病是不是很严重啊?”医生怕加重王女士心理负担,安慰道:“别太担心,输血后就能缓解了,你先在病房等着。”说完,医生拿着病历走出了病房,准备给患者下医嘱及安排输血相关手续。但在这一过程中医生没有下病危(重)通知书,也没有将病情的危重程度、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以及应卧床等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在等待输血期间,想去走廊走走,熟悉一下环境,结果下床后没多久突发晕厥、猝死。患者家属认为医生对病情如此危重患者未履行告知义务,是医生的失职导致了患者的死亡,医院应当承担责任。

【问题】

1. 你如何评价上述案例中医生的做法?

2. 临床实践中遇到此类情况应如何与患者沟通?

【解析】

本案例中,医生在与危重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但当其情绪波动较大时,不应为安慰患者而不向其提及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暂时的隐瞒与过度的正面保证只会带给患者短暂的希望,希望破灭后,患者或家属会感到强烈的愤怒,认为是医生不负责任,欺骗患者的信任。此时,医生可以先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详细讲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告知注意事项,及时签署病危通知书,并与家属协商是否将真实情况告知患者。

在与危重患者沟通时,态度、语气十分重要。一个诚恳、友好的医生,会让患者觉得可以信任,多采用安慰与鼓励性的话语,表明你在帮他解决问题,给他提供支持,比如:“我知道目前的状况对你打击很大,不过请相信我和其他医护人员都会尽我们的所能来帮助你的。”如果患者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可以引导患者抒发情绪来放松自己,比如:感到伤心时尽情地哭泣;将他的家人或好友叫来一起陪他等。为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我们可以多向患者提供一些相似患者的正面信息,使其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患者的疑问要耐心给予解释,少用专业性的语言,确保患者能够清楚明白。

面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危重患者,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沟通:①需急诊手术者:患者此时的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此时需要沉着冷静,以简洁清楚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使其配合治疗。②发怒的患者:医务人员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有效倾听患者的抱怨,允许患者适当地发泄情绪,了解其发怒的原因,对患者的述说进行应答。③哭泣的患者:患者哭泣时,可以默默地为其倒杯水或是拿些纸巾,陪伴患者,细心聆听患者的哭诉,开导患者坚强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知识点】

危重患者在得知病情后会表现出高强度的应激状态,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①初始阶段:感到强烈的悲痛或愤怒。②否认阶段:不接受现实,否认自己的病情,寻找各种理由、借口或可能性来逃避现实。严重者会对相关事件的记忆受损或对与事件相关的物品或情景注意力下降,用幻想来抵消对现实事件的感知。③高度警觉阶段:反应过度,睡眠障碍,闯入的和反复的与创伤有关的想法。若在这些阶段中,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交流疏通,会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生法》第二十六条:医生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上一篇: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的医患沟通案例 下一篇:危重患者的医患沟通案例二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