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病情危笃患者检查和治疗的医患沟通案例二
病情危笃患者检查和治疗的医患沟通案例二
正文

患者柴先生,50岁,既往诊断“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5天前出现“呕血、便血”于某医院消化内科就诊。住院后经“奥曲肽、抑酸、止血、输血”等治疗后仍不停呕血、便血,病情危重。治疗小组讨论后认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遂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目前病情危重,必须立即止血,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建议立即行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并说明其必要性和风险。患者家属见情况紧急遂同意行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术。术后患者停止出血,此后未发生消化道出血。主管医生告诉家属,患者暂时出血停止,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大出血,危及生命。建议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原理就像软水管破裂漏水,用绳子将破裂口扎住,阻止水管漏水。家属说,完全明白。医生告知此项治疗的风险、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家属表示知情同意并签字。手术顺利,术后10天患者病情平稳,未诉不适,患者强烈要求出院。出院后患者进食“肉夹馍”后出现呕血、便血,紧急来院治疗后出血停止。家属向该医院投诉其主治医生未向其说明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导致患者“误食肉夹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问题】

本案例中医生特殊治疗前后沟通方式存在什么问题?

【解析】

1. 危重患者进行特殊治疗时,应选择有效的特殊治疗项目。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但其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本身并无预防、治疗作用,一般多用于出血较大、内科治疗无效时,可暂时停止出血,为患者下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内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组织胶注射术、Tips及外科手术等均可根据病情、患者意愿等相应选择。

2. 本案例中,患者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与患者家属沟通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几种特殊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必要性、风险及并发症,用打比方的形式说明特殊治疗的简单原理,使患者及家属很容易理解。

3.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多于出血停止后10~14天进行,而术后2周内均为套扎环脱落期,亦即出血危险期。术后套扎环过早脱落、术后过早进食尤其是干燥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颠簸、情绪激动等均是术后易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嘱咐避免相关危险因素。本案例中,医生在患者强烈要求出院时,应向患者及家属再次叮嘱注意事项,引起患者家属的足够重视。在出现并发症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详细地说明,切忌急躁、不耐烦、粗暴及冷言冷语。

【知识点】

1. 病情危笃患者需要特殊治疗时,医生应选择有效的特殊治疗项目,并告知家属特殊治疗的必要性及各种特殊治疗项目的优缺点,供患者家属选择。

2. 沟通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用打比方的形式说明特殊治疗的简单原理,为救治患者生命赢得时间。因患者病情危重,家属多有焦躁心理,医生解答要耐心,切忌急躁不耐烦。

3. 医生应把握好治疗的时机。医生应在恰当的时间、选择合适的特殊治疗方法。年轻医生应加强学习,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己遇到危重病人时进行特殊治疗的时机把握能力。

上一篇:病情危笃患者检查和治疗的医患沟通案例一 下一篇:高值收费项目的医患沟通案例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