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内镜检查类的医患沟通案例二
内镜检查类的医患沟通案例二
正文

患者老张,胸部CT示“右肺下叶肿块并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行胸膜腔穿刺,胸水为血性,渗出液,胸水CEA升高,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主管医生小王告诉老张儿子,“您父亲目前恶性肿瘤可能性较大,还需要行支气管镜检查,该检查有一些风险,而且病人比较痛苦。”老张儿子有些不解,“我还以为胸穿就能确诊呢,现在又要做支气管镜,支气管镜这么痛苦,风险还大,做了一定能确诊不?”小王说,“通过胸穿我们明确了胸水为渗出液,胸水癌胚抗原升高,癌症不能除外,但胸水细胞学检查犹如大海捞针,未能找到癌细胞,诊断仍不能完全确定。”小王拿出支气管图谱,接着说,“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特制的内镜经鼻或经口插入气道,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病变,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和范围,并可通过镜下直视刷检及活检,从而提高疾病的确诊率。然而,支气管镜也不能保证疾病一定能确诊。”老张儿子迷茫地问,“怎么还不能确诊呢?”小王指着老张的胸部CT,继续解释道,“医学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任何检查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气管镜下活检对管腔内病变阳性率较高,您看您父亲的肺部肿块在右下位置,尚不能确定是腔内生长还是腔外生长,若是腔外生长且管腔无浸润的话,镜下并不一定能看见病变,活检就较为盲目,确诊较为困难。”老张儿子焦急地问,“如果真是那样,又该怎么办呢?”小王回答,“我们会再建议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不过从您父亲病变的位置来看,距离肺周边相对较远,肺穿风险较大。所以从诊疗规范的要求及风险等角度考虑,应该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老张儿子终于点头表示理解,签字同意支气管镜检查。检查最终顺利进行,并取到病变组织,确诊为肺腺癌。

【问题】

上述案例中医生的沟通成功在什么地方?

【解析】

上述案例中,主管医生小王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堪称典范。真正的知情同意,贵在及时耐心、细致、负责、充分地告知和解释有关病情及医疗信息,并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使病人理解医生的告知内容,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小王不仅告知了支气管镜检查的意义、目的、方法及不良反应,更重要的是解释了特殊检查也有可能无法确诊疾病。医学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掌握所有的医学知识,也没有检查能确诊所有的疾病。任何检查都不完美,很少能一锤定音,这使得诊疗结果往往不能实现患者及家属所期待的理想状态。为避免由此产生医疗纠纷,应充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告知进一步的诊疗计划,以消除或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顾虑及不良感受,提高检查的依从性。

上一篇:内镜检查类的医患沟通案例一 下一篇:内镜检查类的医患沟通案例三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