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30岁,因近日反复上腹部隐痛、烧心、反酸而于某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接诊医生综合考虑后建议行胃镜检查,胃镜室检查医生告知王先生,胃镜检查比较痛苦,且有一定风险。王先生问,“有没有痛苦小、无风险的检查?”医生说:“有无痛苦的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它是从‘房子’外面分析胃肠内可能的病变,但是其诊断率低、具体病情诊断差,并且发现问题后仍要进行内镜检查,因此不建议你行胃肠钡餐透视检查。而胃镜是进到‘房子’里面查看病变,具有直观、高效、准确的特点,我建议你做胃镜吧。”因王先生有慢性咽炎,检查过程中恶心、呕吐等反应较重。回到门诊后接诊医生说“没什么问题,吃点药吧”,随之开了几种药物让回去口服。王先生觉得做个胃镜太难受,并且胃镜检查结果没什么大问题,觉得接诊医生不负责任、乱开检查,遂向医院投诉。
【问题】
该医生在建议王先生行胃镜检查及检查后沟通方式有什么问题?
【解析】
1. 本案例中接诊医生未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行内镜检查未向患者详细说明目前的病情及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对策。同时由于患者医学相关知识的缺乏,医师沟通过程需秉承耐心、详细、语言通俗的原则,切忌简单、粗暴、不耐烦的方法、方式和语言。
2. 内镜检查是消化内科常见的胃肠疾病检查手段,因其具有直观、直接的特点,对胃肠疾病可早期、准确地进行诊断,从而避免误诊、延迟诊断等风险。因其咽部刺激而导致检查过程中对患者产生极大的恶心、呕吐等痛苦,同时有增加心肺负担、穿孔、出血等风险,检查前因向患者详细说明目前的病情、内镜检查的优缺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3. 由于“趋利避害”的心理因素以及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缺乏,患者一般选择“无痛苦、无风险、花费低廉”的检查。此时医生应秉承耐心、详细、语言通俗的原则。如“胃肠钡餐造影难以有效发现问题、容易误诊、发现问题还得做胃镜”及“胃镜虽然难受,但是很快就过去了,并且为及早的诊断、治疗还是值得的”等语言。同时应向患者表明,医生对目前病情的考量及建议胃镜检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避免患者产生“不耐烦、不认真、水平不行”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