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40岁,患偏执型精神病,多年来一直怀疑爱人有外遇并且下毒毒害她。家人没有想到这是一种精神病状态,只是认为她很糊涂,小心眼。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家人想带她到医院治疗,又担心被周围人知道后,遭人笑话,弄不好还会丢工作,所以一直拖延就医。直到最后严重到患者屡屡出现被害妄想,才带她到某市安定医院就诊。吃过很短一段时间的药,后来因患者极力反抗、拒绝服药,家人没有办法说服她,也不忍心强制住院,只得不了了之。近来,她的偏执倾向越来越严重,但依旧拒绝服用精神类药物。她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分关注,前段时间因为怀疑胃里长了肿瘤,做了胃镜,诊断结果明明比年轻人还健康,可刚做完一周,就又开始怀疑胃镜不准,继续怀疑胃里长了东西。因为怕死,所以讨厌黑色,拒绝参加一切亲戚朋友的葬礼,拒绝一切黑色的东西(甚至垃圾袋也讨厌黑色)。有一点儿头疼脑热就怀疑自己得了很严重的病,就想要看急诊,家人已经被折腾得筋疲力尽。最近一次,白天因为所住楼上的邻居家里有人去世在院子里办丧事,她就不依不饶,非要让子女给她换房住,好像生怕别人家死了人会影响到她的寿命一样。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她送到精神病院。
【问题】
1.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具有怎样的心理特征?
2. 接收这类患者住院后,医生应该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
3. 与家属沟通的要点有哪些?
【解析】
在本案例中患者所患的是偏执型精神病。这类患者的家属最初容易忽略了患者的病态反应,或者单纯地将其表现解读为人品不好、性格不好,对患者给予更多的是批评、指责或忽略,这会更加容易激惹患者,使得精神疾病越发严重。在是否住院治疗这个问题上,家属有顾虑,同时,面对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抗拒,家属又屈服于患者,以至于一次次被患者牵着走。医生接收这类患者住院时,要跟家属做好沟通,沟通内容包括:偏执型精神病的症状表现、诱因,患者就医时的表现,要求家属配合治疗的注意事项等,还包括与患者家属讨论治疗方案等。具体沟通要求如下:
1. 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首先要通过家属进行病史采集。
2. 作出明确诊断,并向家属介绍精神类疾病发病特点,了解家属的治疗需求。
3. 向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并给家属以安慰和支持。
4. 与家属协商治疗方案,建立治疗同盟,对家属提出配合治疗的具体要求。
5. 详细介绍医院的相关规定,以及医院对患者的保护措施。
6. 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帮助家属改变对患者的态度,减轻家属的精神负担。
7. 使家属宽容和理解患者患病期间的异常行为。
8. 鼓励家属经常来医院探望患者,使患者能够尽可能多地感知到家属对他们的关心帮助,从而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焦虑和不安定因素。消除因家属因素促发患者出现意外事故。
【知识点】
精神类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
1. 患病初期的否认和拒绝:由于许多人对精神疾病不甚了解,所以在患者患病初期,家属往往不认为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属于病态反应,因而容易忽视或拒绝带患者就医,这很可能造成延误治疗。
2. 治疗期间的焦虑和担忧:由于在人们的印象中精神病患者自知能力差,行为难以自控,所以患者家属往往担心患者住院治疗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包括他人(病友)伤害或自我伤害。家属还担心精神类药物副作用大,担心患者稀里糊涂吃错药或服药过量,带来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
3. 治疗期间或康复期,家属又容易过分迁就患者,导致家无宁日。
4. 担心患者受社会歧视,倾向于对周围人隐瞒患者病情。
5. 还有部分患者会遭到家人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