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医患沟通案例三
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医患沟通案例三
正文

患者,28岁,一名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未婚,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一家传媒公司工作。入院前出现黄疸,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肝功能检查结果是:HBsAg(+)、HbeAg (+)、抗Hbc(+),转氨酶升高。医生诊断是乙型肝炎初次发作。患者入院治疗,治疗方案主要以保肝、降酶、退黄为主。入院初期患者非常配合治疗,效果明显。但随着住院时间延长,患者开始闷闷不乐,愁眉不展,甚至拒绝治疗。照顾其生活的母亲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请求主治医生帮忙劝劝儿子。

【问题】

1. 如果你是患者的主治医生,你如何才能了解到患者的心事?

2. 根据乙型肝炎的发病特点,分析患者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3. 对于类似的传染病患者,沟通中应注意哪些要点?

【解析】

患者所患的是慢性乙型肝炎,对初次发作的患者而言,起初不会对该疾病有太多的了解,但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他们对该病的传染性、顽固性了解增多。他们意识到治疗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该病对工作和婚姻家庭都会带来重要影响。当疾病的这些负面信息困扰患者时,患者会非常沮丧,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这就需要医生耐心、细致的沟通和积极的鼓励,帮助患者接纳疾病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心灵走出阴霾,积极配合治疗。而最佳的沟通策略是在患者刚刚确诊时,医生就通过深入的谈话,将病因、病程、预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保护措施告知患者。具体沟通要求如下:

1. 清晰而客观地告知病情,对病因、病程和传染途径做出解释 医生要清楚地告知患者诊断结果和疾病的发展进程,同时给患者讲解这类疾病的传染途径、发病原因,科学地引导其正确认识。

2. 提供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由患者自主选择 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案一般都不是唯一的,医生要把不同的治疗方案告知患者。与治疗方案相关的告知内容包括治疗措施、可能的预后效果、治疗风险、治疗费用和相关的医保政策。不同方案各有利弊,医生可推荐自己认为对患者最适合的方案,但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权,请患者自己作出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保障患者的知情权,也能使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建立治疗自信心 乙型肝炎的传染性和顽固性特点会导致患者过于紧张害怕,特别是这类疾病对婚姻、家庭和工作的消极影响很容易然让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此时,医生可举出一些成功治疗的例子,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与医务人员结成治疗同盟对抗疾病。

4. 加强健康教育,防止交叉传染 对传染病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防止交叉传染。医生有义务向患者和家属讲解这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护知识,包括平日里的饮食起居、如何与他人正常相处。例如慢性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注血液和血制品感染,或者通过不洁注射方式传染,还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触,如握手等,则不会传染。这些知识可帮助患者有效地安排生活,避免疾病扩散和交叉感染,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知识点】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

忧郁、沮丧、焦虑、紧张和孤独是这类疾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点。由于这类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这会使患者心情郁闷。特别是因其具有传染性,患者在升学、就业中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再牵涉到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更会使患者焦虑不安、备感沮丧。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既害怕自己的病传染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又怕其他病友传染给自己其他疾病,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回避与他人交往。这导致了患者心情更加孤独、郁闷。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这些心理特点,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向患者传输更多的科学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特点、治疗措施和预防交叉感染及感染扩散的措施。

上一篇: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医患沟通案例二 下一篇:医生与患者家属的医患沟通案例一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