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精神类疾病患者的医患沟通案例一
精神类疾病患者的医患沟通案例一
正文

患者高三男孩,18岁,由妈妈带着到某精神专科医院心理科就诊。主诉,总是睡觉多梦,醒来后浑身没力气,考试成绩不断下滑。中间休学1年,现在复学。但睡眠依然不好,经常夜里出虚汗,白天感觉筋疲力尽。可男孩不想再休学,感觉非常痛苦。到心理科请求做心理咨询。接诊医生听完情况后,对患者和家长说:“要吃药,高考前吃上3个月,一直吃也行。”家长问“有没有副作用,这么大的孩子吃药会不会对药物形成依赖”。医生说:“高考的孩子吃药的多了!”家长又问:“心理上需要怎么调节或注意什么呢?”医生说:“我们这是医院,只谈药,不谈心理。”家长又问:“咱这不是心理科吗?”医生说:“对呀,我们只谈这方面的药。”家长又问:“是不是体质的原因,加强锻炼会不会改善些?”医生给出的回答是:“这方面我没办法回答你,你问他自己(患者)。”虽然医生的语气一直很平和,但患者家长感觉心里非常窝火,回家之后还一直抱怨自己找错了医生。

【问题】

1. 精神专科医院心理科的医生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说“我们这是医院,只谈药,不谈心理”,你是否认同这位医生的观点?

2. 精神科医生应该借助沟通给予患者哪些支持和建议?

【解析】

“只谈药,不谈心理”是部分精神科医生头脑中固守的一种错误观念。这种观念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和治疗理念还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认为只有通过药物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精神科医师没有义务向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然而,现代医学倡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认为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在运用药物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的作用。尽管精神科或心理科门诊患者数量多,难以开展实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就只谈药物,不谈心理。医生应该利用短暂的问诊、病情解释和制定治疗方案的时间,指出患者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心理干预建议。也就是通过沟通过程向患者提供心理调节建议和社会支持。在本案例中,医生与患者及其家长的沟通可以围绕以下要点展开:

1. 解释抗焦虑药的作用机制,讲解用药方法、原理和注意事项,打消患者和家属的顾虑。

2. 帮助患者分析焦虑产生的认知原因,建议其调整学业目标定向,淡化班级排名,放下过高的成绩预期,将学习目标转移到具体学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

3. 教给患者和家长一些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放松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

【知识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恩格尔认为,导致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学因素,还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身体疾病,由遗传导致的易感染性、性别、年龄变化、药物/治疗作用;心理学因素主要包括:人格、能力水平、认知风格、应对方式和情绪状态;社会学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社会活动、压力事件、经济来源、宗教信仰和健康行为等。三因素重叠产生对疾病的认知评价和应对行为。因此,预防与治疗疾病的方法也应该从生物、心理、社会这几个方面来寻找。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医学实践要从关注疾病向关注患者转变,重视对患者的关怀与尊重。特别是面对精神疾病患者时,要把他们作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整体的人来看待。医生的任务是从倾听患者的患病体验开始,对疾病作出诊断;使用开放式提问引出患者的故事,同时去理解患者对疾病的解释模式;在沟通中探索患者的关切,向患者传递理解并表达共情,以此作为调动患者治疗主动性和家属配合的切入点。

上一篇:特殊疾病患者医患沟通案例四 下一篇:精神类疾病患者的医患沟通案例二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