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在完成了一天的手术后,到病房巡视患者,突然看见一名中年女性从医生办公室出来,抹着眼泪说:“我不治了,不做手术了,我要出院。”王主任来到医生办公室,就听见住院医师小刘说:“都这个岁数了,子宫上又长了这么多个瘤子,还不肯切除子宫,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主治医生小赵说:“拒绝手术是她的权利,我又不能逼她,保留子宫的手术风险太大,我是不会给她做的!”
王主任回顾了一下病例:万女士,48岁,因“月经量增多3年,继发贫血1年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月经量增多,逐渐加重,近1年因为月经量多和阴道流血时间长,导致继发性贫血,经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发现患者长有多发子宫肌瘤,大小从1cm到8cm不等。万女士25岁结婚,自然分娩两个孩子,现均身体健康,没有再生育的要求。围绝经期的女性,患有多发的子宫肌瘤,目前子宫已有怀孕16周大小,确实不适合保留子宫,如果保留子宫选择剔除子宫肌瘤的手术,会增加手术的时间和术中出血,而且很有可能会有小的肌瘤残留,术后有复发的风险,确实不是她首选的治疗方案,赵医生的治疗方案是正确的。
王主任来到了万女士的病床前,又和她做了一番深入的沟通,原来患者虽然没有再生育的要求,但是近年来和丈夫的感情不太好,听说她要切除子宫,丈夫更是提出了如果她没了子宫就要离婚的要求。
虽然王主任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但还是和他们夫妇再一次进行了沟通,充分告知了子宫切除手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于万女士的利弊,以及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风险,万女士和丈夫坚持保留子宫。最后,王主任为万女士实施了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剔除了40多个子宫肌瘤,手术中因患者出血多,进行了输血治疗,但万女士毫无怨言,出院时对王主任再三感谢。
【问题】
1. 王主任和赵医生的治疗方案都是考虑了哪些方面制订的?
2. 为什么从医疗角度来看,最适合患者又最安全的方案却不能被患者接受?
【解析】
妇产科疾病常常涉及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个人隐私。如子宫肌瘤有许多治疗方式,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孰轻孰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年龄、治疗愿望、生育要求来决定;需要医生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询问病情,了解过去治疗,结合检查结果,准确判断病情,根据医疗条件,告知患者不同方案的利与弊,与患者商量治疗措施。另一方面,治疗方案的制订也要考虑患者的家庭、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些患者,对复发、二次手术的担心,超过了对丧失器官带来影响的担心,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倾向一次性根治手术;对非常看重器官的存留,甚至因为丧失器官会引起心理问题的患者,在治疗方案的制订上也要加以考虑。万女士夫妇的感情问题,当然不是保留了子宫就可以解决的,但这毕竟会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应该为患者考虑。当然,这种考虑应该是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提下。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于医生而言,增加了手术困难,对于万女士而言增加了手术风险。沟通的目的是使医患双方对诊疗方案达成共识,共同承担责任,实行医患双赢。充分的沟通促进了相互信任和理解,使治疗方案的制订更加合理。医生在沟通中体现医疗水平,促进自身深入学习医疗技术;患者在沟通中体会医生一切为患者着想,即使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医患双方都有心理准备,使医患冲突的风险降低。
【知识点】
1. 妇产科疾病常常涉及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个人隐私。如生殖道畸形直接关系到性生活的质量;继发不孕症可能与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等有关;性传播性疾病可能与不洁性生活史有关;前置胎盘可能与多次宫腔操作、手术史有关;分娩、引产等均和婚姻、家庭有关。
2. 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可能涉及能否保留生殖器官、维持生育功能的决策,直接影响患者日后家庭生活,故患者对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危险性都有迫切了解的愿望,这就要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与他们达成共识,作出适当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