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内科出院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二
内科出院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二
正文

患者宋先生,55岁,主因“间断咳嗽伴痰中带血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肺腺癌Ⅳ期,伴多发骨转移”,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患者化疗副作用大,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进食困难。同时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明显下降。患者得知为肺癌晚期丧失手术机会后即已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治疗信心不足,化疗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导致患者抑郁状态加重,少言寡语,不愿与医生沟通,自行拔除静脉留置针,坚决要求出院。

主管医生遂邀请患者所有直系亲属(包括患者妻子及儿子)共同前来交代患者病情,并商讨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

首先在回避患者本人的情况下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目前的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案,可能的副作用,针对副作用的处理,疾病的转归。家属也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疑问。医生的建议是仍需留院观察,给予对症处理,并希望邀请精神科医生共同进行评估,必要时给予相应治疗。家属的意见是已反复劝说患者本人,但仍无法说服,鉴于目前情况,希望先出院,回家后饮食方面的选择会比医院自由度更大,家庭环境的随意度和舒适度也会比医院中更好,可能有利于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重建。

最终医生和家属达成一致意见,先行出院,在出院前做好相应应对措施,详细告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预案,告知门诊随访的时间,告知下次住院的预期时间。具体如下:①出院前再次给予集落细胞刺激因子(主要作用为升白细胞)皮下注射一次。②出院后3天门诊或就近医院门诊就诊,复查血常规,必要时门诊再行升白细胞治疗。③出院带药,包括口服的升白细胞药物、口服的胃黏膜保护药物及止吐药物。④出院后注意避免感染,包括家居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避免过多人员探视、避免不洁饮食等。⑤注意加强营养,均衡饮食,避免过硬或刺激性饮食。⑥家属宜密切关注患者精神状况,如抑郁状态不缓解,可精神科随诊。⑦初步拟定,下次住院时间为3周后。

以上意见达成共识后,汇总出具书面意见书,请到场家属及参与谈话的医生签字。

医生和家属商量一致措辞后到患者床边,向患者表述目前可暂出院观察,向患者解释目前情况均为预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已采取针对性处理,短期内有望改善,共同鼓励患者积极调整状态,下次住院时可酌情调整方案或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问题】

1. 上述案例中做得较好的、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

2. 如遇患者病情不允许,仍坚持出院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3. 如遇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等精神障碍时,沟通交流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解析】

1. 在患者本人因各种情况导致不能正确认知医生讲述或不能配合医疗行为时,医生应充分取得家属尤其是直系亲属的理解与支持,此案例中医生首先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的方式较好。此例中在患者签字出院的情况下,医生仍做到充分告知,详细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访事宜,使家属因副作用导致的负面情绪消除,增加了对医生的信任。

2. 遇到患者病情不允许,但仍坚持出院时,应留取详细医疗文书并备案,请医患双方当事人签字,如有需要,还可请有行政级别的领导莅临,或请律师到场,必要时还可留取影音文件。

3. 遇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等精神障碍时,沟通中应避免刺激性话语,耐心缓和。可先与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取得理解和帮助。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帮助测评,进行治疗。

【知识点】

医学伦理原则在医患沟通中的运用

1. 医患双方的相互尊重,首先来自于医生对患者的尊重。

2. 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等都是医生需要在沟通中关注的内容,识别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可及时采用倾听、反应、鼓励和共情等沟通技巧进行应对。

3. 熟悉并且应该较为迅速地识别内科患者常见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如长时间思考、反复向医生提问、难于决策、焦虑等在沟通中的体现。

4. 分析患者的行为以及产生的内在原因,尽量探究他们的内心真实感受。

5. 当患者意愿与其利益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医生特别要坚持为患者争取最大利益的伦理原则,坚持正确的医疗决策,耐心说服患者或家属。

6. 在沟通的同时,确保各种医疗文书的及时记录与签署。

上一篇:内科出院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一 下一篇:内科随访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一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