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内科入院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二
内科入院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二
正文

75岁的赵先生因“双下肢麻木3月余”辗转于多家医院门诊就医,做了一系列检查都无法明确病因。饱受病痛折磨的赵先生来到北京某三甲医院入院治疗。办好住院手续后,赵先生来到病房。几分钟后,一位穿着拖鞋的男医生来到床旁向赵先生做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我姓张,您可以叫我张大夫。您是赵先生吧?您和我说说,您哪里不舒服啊?”赵先生看到张医生穿着拖鞋上班,第一感觉就是他不太认真,不过一番自我介绍后觉得张医生还比较随和,所以开始向他讲述3个月来自己在外院的诊治经过,并将自己在外院做的相关检查拿给张医生。张医生随口说了一句:“来了我们医院,都要重新做检查,外院的结果没有用,我不看了。”这时,张医生的手机响了,他走出病房接起了电话,赵先生心有不快,只好中断了叙述。大约十分钟后,张医生结束了通话,赵先生继续讲述病史。因年纪较大,赵先生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下降,有些内容重复叙述,有些诊疗又记不清楚。张医生皱了皱眉,不耐烦地说道:“您能抓重点说吗?太啰唆了!要是病人都像您这样,我一天就什么都别干了!”听到张医生这几句话,赵先生非常愤怒,和张医生大吵起来,并将张医生投诉到医务处。

【问题】

1. 上述案例中,张医生自身及与患者沟通时存在哪些问题?2. 如何能有效避免以上矛盾的发生?

【解析】

1. 医务人员应衣着整洁、仪表端庄、修饰自然,举止大方,这样可以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愿意与其沟通。张医生不应该在工作时穿拖鞋,这样会给患者及家属留下不庄重、不严谨、不认真的印象。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张医生不应该长时间接听非工作电话,如遇特殊情况,应事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尽快结束通话。对于赵先生提供的外院的辅助检查结果,张医生应认真研读而不是置之不理。

2. 赵先生叙述病史缺乏重点、条理性差、赘述明显,张医生应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不能对患者厌恶、嫌弃和不耐烦,并且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对赵先生加以引导,使患者能够按照医生的思路进行叙述,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患者资料,提高问诊的效率。如果张医生能够在沟通中把握细节、运用技巧,就可以避免与患者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

入院环节沟通的要点

1. 沟通基本技巧:着装、体态、肢体语言和语言以及沟通所选择的环境与氛围都应该在沟通前做好充分准备。

2. 沟通前准备:患者的个性和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状态需要在沟通中尽快获知,并及时调整沟通技巧以保证沟通的继续。

3. 患者入院之初,医生开始问诊时,首先要与患者建立初步关系,确认就诊原因。收集信息时,医生提供问诊的架构,与患者探索问题并了解患者的看法。对于患者的叙述一定要认真倾听并保持足够的耐心,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与患者发展友好关系,结合患者观点,共同决策,达成共识。

4. 沟通的实际效果往往体现在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身体恢复情况三个方面,良好的沟通会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上一篇:内科入院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一 下一篇:内科治疗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一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