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急诊治疗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三
急诊治疗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三
正文

患者男性,60岁,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入住抢救室。10年前曾因消化道出血,于当地医院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并行胃大部切除术+毕罗Ⅱ式吻合术。术后至今患者仍有反复出血多次,胃镜显示吻合口溃疡,期间曾行钛夹止血。患者本次发病后医方采取积极常规心电监护、抑酸、止血、支持治疗以及相关检查。次日夜间患者有心慌,出汗,查血压 90/60mmHg,肠鸣音亢进,复查血常规(HGB 72g/L),考虑消化道再出血,并拟给病人输悬浮红细胞,患者拒绝。当夜由于凌晨3点未请消化科会诊实施内镜止血,仍保守治疗为主。第三日白天病情相对稳定,但于7PM患者晕厥1次伴有鲜血样便,量约200ml,出汗,血压92/48mmHg,并急请消化科医生行急诊胃镜,见吻合口溃疡,表面血管裸露,血液喷出,无法内镜下止血,请普外科急会诊,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但患者半年后却以“医疗损害赔偿”为由将该院急诊科诉至法院,司法鉴定结果为当患者血红蛋白下降时,未及时行胃镜诊治,失去了内镜下止血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治疗,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经济负担,建议医方承担共同责任。

【问题】

急诊医生如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解析】

1. 急诊医生要时刻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医学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急诊医生要时刻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针对病人的疾病现状、疾病发展的可能趋势及预后要有一个大致的评估和预见。在急诊,更多的急症发作之初病情并不危险,只是在病情加重之后才威胁生命,常常令医生猝不及防。

2. 急诊医生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诊疗常规,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家属的选择权利,并进行书面谈话和签字。

3.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一定要让患者或家属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急诊医生需要向患者或家属提供建议和选择而不是指令,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患者和家属心中可能已经有了其他选择而医生没有考虑到。要记住,许多患者或家属不愿意直接向医生表达他们的看法,需要医生帮助他们克服一定的困难而有勇气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本案例中,发现消化道有活动性出血,可以主动与患者或家属一起探讨治疗方案,并告知相应的风险和益处。有三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①药物保守治疗;②急诊胃镜介入止血治疗;③手术治疗。同时介绍上述方法的利弊,供患者或家属参考。注意患者和家属的优先选择权,医生可以辅助决策。主动沟通是为了实现“对疾病共同的理解,达成一致”而采取的积极措施。这样就有可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知识点】

急诊医生在治疗环节的沟通中应时刻做到以下几点:

1. 独具慧眼,识别潜在危险。

2. 抓主要矛盾,请关键科室会诊。

3. 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家属的选择权利。

4. 熟练掌握急诊治疗环节沟通流程和技能。

上一篇:急诊治疗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二 下一篇:内科入院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一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