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门诊检查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三
门诊检查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三
正文

患者龚某,62岁,诉因身体不适至医院就诊。接诊医生为患者开具了验血化验单。患者在门诊化验室验血后等待化验结果,希望尽快出结果找医生看病开药,省得医生下班了还得再来医院就诊一次。化验报告迟迟未出,患者去窗口询问时,化验室内一男医生冲出来,语气很冲,有打人意向,指着患者并且态度恶劣,其他大夫说这个人就这样,家属对其态度极为不满,现在患者心脏仍然不舒服。

经调查,患者由于等待化验结果期间,对于检验时间长产生不满,出言不逊,导致窗口工作人员与其发生争执。

【问题】

1. 门诊患者在等待结果时,存在什么样的心理?

2. 窗口工作人员应当如何处理此类事情的发生?

【解析】

门诊是由多环节组成的诊疗功能较齐全的整体系统。门诊诊疗全过程涉及导医、预检、挂号、分诊、候诊、交费、检查、治疗、取药等诸多环节。患者看病必须经历上述合理的诊疗流程,各环节间紧密连接,才能保证就诊流程的顺畅。医院通过宣传将就诊的各个流程完整地解释清楚也不现实,因为每个患者的情况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可操作的通用流程。因此医务人员的引导和解释工作尤其重要。

门诊工作涉及临床及非临床、医学与药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参与门诊的人员由医、药、技、护、工程、财会等不同专业的人员组成。门诊就诊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从挂号、分诊、就诊、化验、检查、复诊,是一个连续的、前后衔接的过程,不能颠倒。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患者对于“看病”这个特殊的、与身体健康相关的事务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其简化、快捷、高效,而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却越来越复杂,而且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与患者的期望越来越背道而驰。

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有多种,如:

1.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医学科普宣传,让大家了解医学,了解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康复的基本原理,了解就诊的基本常识,了解医疗技术发展的程度,了解医疗作为生活“必需品”所附加的不可或缺的内涵。

2. 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要对患者多加理解,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释和帮助。

【知识点】

1.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s)是指通过在实验室进行物理的或化学的检查来确定送检的物质的内容、性质、浓度、数量等特性。医学上主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气分析、血电解质(钾、钠、氯、钙等)、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肌酶、甲状腺功能、血糖等。不同的检查项目使用专门的检查方法,所需的时间也不同。

2. 医疗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①涉及重大伦理问题;②高风险;③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④需要使用稀缺资源;⑤卫生计生委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上一篇:门诊检查环节沟医患通案例二 下一篇:门诊治疗环节医患沟通案例一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