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路径 >  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2017年县级医院适用版)
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2017年县级医院适用版)
正文

一、 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

(二) 诊断依据

根据《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或鼻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不少见。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病理:一般分为3类:①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②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③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临床常将急性腭扁桃体炎分为2类,即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后者包括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和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2种类型。

临床表现:三类扁桃体炎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只是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较轻。

1.全身症状 多见于急性滤泡性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周身不适、便秘等。小儿患者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2.局部症状 剧烈咽痛为其主要症状,常放射至耳部,多伴有吞咽困难。部分出现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可出现转头受限。炎症波及咽鼓管时则出现耳闷、耳鸣、耳痛甚至听力下降。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体肿大较显著,在幼儿还可引起呼吸困难。

3.查体 病人呈急性病容。局部检查见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腭弓最为严重,腭扁桃体肿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在其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或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可连成一片形似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但不遗留出血创面,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

诊断要点:根据上述症状与体征,诊断常无困难,但确定病原菌需作细菌培养,并结合血清学检查,如抗链球菌溶血素、抗溶纤维蛋白素等来做综合判断。腺病毒单克隆抗体法检测腺病毒抗原有助于腺病毒感染所致急性扁桃体炎的早期诊断。

(三)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扁桃体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 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治疗 包括注意休息、多饮水和适当的对症治疗。饮食方面应进易于消化和富于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此病具有传染性,应尽量隔离。

2.抗生素应用 为主要治疗方案。适当应用抗生素对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首选青霉素。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3.局部治疗 包括含漱、含片和喷雾等,目的是止痛、口咽消毒、保持口腔和咽部的清洁及帮助排除粘稠分泌物。常用含漱液为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1∶5000呋喃西林液等,小儿患者也可用温热糖开水含漱;常用含片为华素片、草珊瑚含片、银黄含片等;常用喷药为西瓜霜、双料喉风散等。

4.支持、对症治疗 咽痛剧烈或高热时,可口服退热药及镇痛药。便秘者可服用牛黄解毒片,既能通便,又可消炎消肿。

5.手术治疗 如多次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特别是已有并发症者,应在急性炎症消退二周后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五) 标准住院日

为5~7天

(六) 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3) 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及医院条件进行 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血培养、B超、有创性检查等。

(七) 出院标准

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超过72小时。

(八) 变异及原因分析

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或并发症,如气管-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中耳炎、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

二、 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表单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临床路径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