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扁桃体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扁桃体癌,行根治性放疗、术前或术后放疗。
(二) 诊断依据
经术前活检病理证实或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扁桃体癌。
(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
1.根治性放疗 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合并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
2.术前放疗 包括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合并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放疗中或放疗末影像学评估、多学科会诊决定。
3.术后辅助放疗 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以及其他综合治疗手段。
(四) 标准住院日
≤77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原发肿瘤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
2.行根治性放疗、术前或术后放疗。
3.排除远地转移。
(六)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3) 相关免疫指标如甲状腺功能等。
(4) 头颈部MRI或CT、鼻咽喉镜、胸片、超声、心电图。
(5) 病理诊断/外院病理会诊,免疫组化指标完善(EGFR、P16等)。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肺功能、超声心动图、PET/CT、颈部淋巴结细胞学穿刺、胃肠营养管置入/胃造瘘。
(七) 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出现放射区域内皮肤或黏膜破溃且存在明显的感染征象(如发热伴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局部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选择应尽量参照细菌培养药敏结果。
(八) 出院标准
1.按临床要求完成全部治疗且无临床不可耐受的并发症。
2.放疗中或放疗末复查经多学科会诊需要改变目前治疗方案。
3.病情进展或并发症严重,本科无法处理需要转科或转院。
(九) 变异及原因分析
A.病人/家属因素
A1病情变化(含并发症)
A2入院即合并其他影响路径的疾病
A3要求增加或拒绝某些治疗或检查
A4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医护指导
A5其他
B.医生/护士因素
B1医嘱延迟
B2执行医嘱延迟
B3检查/会诊延迟
B4发现因误诊或错误判断病情而进入临床路径
B5医护人员之间沟通、协作不良
B6其他
C.系统因素
C1加速器或检查设备故障
C2预约的检查(验)延迟
C3检查(验)报告延迟
C4没有合适的病床供转入使用
C5支持及后勤部门所致的作业延迟
C6其他
D.出院计划因素
D1病人/家属拒绝出院安排
D2家属无法按照预定的时间接病人出院
D3病人/家属要求退出临床路径管理
D4其他
二、 扁桃体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