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路径 >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正文

一、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术后化疗的患者。需术前化疗、术后化疗、姑息性化疗及同步放化疗者,但无化疗禁忌的患者。

(二) 诊断依据

根据《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11年版,原卫生部)》、《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临床症状 食管癌可表现为胸骨后不适、疼痛或烧灼感、吞咽疼痛或吞咽不畅,呈间歇性,逐渐加重呈持续性,晚期可有背痛、声音嘶哑,进食呛咳或大呕血,体重减轻,有时可有黑便及贫血。

2.临床体征 大多数食管癌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少数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贫血、消瘦或恶病质。

3.辅助检查 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胃镜检查及活检、内镜下超声检查。

4.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食管癌术后化疗。

2.符合化疗适应证,无化疗禁忌证。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 标准住院日

为5~10天

(五)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242,SCC等);

(3) 腹部及盆腔超声或(腹部及盆腔CT)自选;

(4) 胸部C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1) 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等;

(2) 其他病理检测包括相关的免疫组化等;

(3) 骨扫描;

(4) PET-CT;

(5) 胃镜。

(六) 化疗前准备

1.体格检查、体能状况评分。

2.排除化疗禁忌。

3.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七)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11年版,原卫生部)》等,结合患者的病理分型、分期和身体状况选择方案和剂量。食管癌化疗方案包括:

铂类(顺铂或卡铂或奈达伯)加氟尿嘧啶类(5-FU或卡培他宾或替吉奥)方案或

铂类(顺铂或卡铂或奈达伯)加紫杉类(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方案。

(八) 化疗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建议每周复查1~2次。根据具体化疗方案及血象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2.肝肾功能 每化疗周期复查1次。根据具体化疗方案及血象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九) 化疗中及化疗后治疗

化疗期间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应防治:止吐、保肝、水化、抑酸剂、止泻药、预防过敏、升白细胞及血小板、贫血治疗。

(十) 出院标准

1.完成既定化疗流程。

2.无发热等感染表现。

3.无Ⅲ度及以上的恶心、呕吐及腹泻(NCI分级)。

4.无未控制的癌痛。

5.若行化验,无需干预的异常结果。

6.无需干预的其他并发症。

(十一) 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前、中、后有感染、贫血、出血、梗阻、穿孔(瘘)及其他合并症者,需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并导致费用增加。

2.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需要对症处理,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药物不良反应需要特殊处理,如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

4.高龄患者根据个体化情况具体实施。

5.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如药物减量使用。

6.其他患者方面的出血、梗阻、吻合口瘘等。

二、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临床路径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