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路径 >  食管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012年版)
食管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2012年版)
正文

一、 食管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行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

(二)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临床症状 进食哽咽、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逐渐消瘦、脱水、乏力。

2.辅助检查 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颈胸腹CT或胸部CT并颈部及腹部B超。

3.病理学诊断明确(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

(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行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

1.经左胸手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或颈部吻合,胸腹部淋巴结清扫术。

2.经右胸手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或颈部吻合,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术;

3.经裂孔手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

(四) 标准住院日

≤28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食管癌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 术前准备≤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镜检、便常规+潜血;

(2) 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气分析等;

(3) 肺功能、心电图、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内镜+组织活检、颈部超声或CT、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平扫+增强扫描)。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 食管内镜超声;

(2) 超声心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心脑血管疾病检查项目,肿瘤标志物检测;

(3) 全身骨显像,相关部位MRI;

(4) 胸上段及邻近主支气管的胸中段食管癌,行支气管镜检查。

3.营养状况评估 根据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标准进行营养评估,对营养不良患者酌情进行围术期营养支持。

(七) 手术日为入院≤8天

1.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2.手术耗材 根据患者病情,可能使用吻合器和闭合器。

3.术中用药 抗菌药物等。

4.输血 视术中情况而定。

(八) 术后住院恢复≤2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胸片、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2.术后用药

(1)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进行预防及治疗性抗菌药物应用。

(2)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抑酸、化痰、镇痛、解痉、抗气道炎症、抗凝等药物。

3.营养支持 根据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标准进行营养评估,在围术期注重肠内外营养支持。

(九) 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胸片、血象提示无感染征象。

2.可进流食。

3.切口愈合良好,或门诊可处理的愈合不良切口。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与本手术有关并发症。

(十) 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围术期并发症,可能造成住院日延长或费用超出参考费用标准。

3.高级职称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

4.患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等。

二、 食管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临床路径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