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路径 >  颅底肿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颅底肿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正文

一、 颅底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底肿瘤;

行开颅手术、经鼻入路或其他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

(二)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前颅底肿瘤可有嗅觉减退或丧失、鼻腔阻塞、鼻出血、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头痛、癫痫和性格改变等;中颅底肿瘤可有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球突出、复视、面部麻木、张口受限、头痛、癫痫和精神症状等,中颅底肿瘤还可能引起下丘脑垂体损伤导致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及相关症状如性功能和生殖功能的低下或丧失、多饮多尿、嗜食性肥胖等;后颅底肿瘤可有面部麻木、复视、耳鸣、眩晕、听力减退或丧失、面瘫、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舌肌萎缩等;颅颈区肿瘤可有颅颈区疼痛、眩晕、听力减退、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偏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和呼吸困难等。

2.辅助检查

(1) 肿瘤累及嗅神经、视神经、听神经时,需行嗅觉检查、视力、视野检查以及听力和电测听检查;

(2) 1个月内头颅MRI T1、T2平扫加强化;

(3) 头颅CT平扫;

(4) 肿瘤累及颅底骨质时,酌情行颅底薄层CT扫描;

(5) 肿瘤累及颅底血管时,酌情行头颅CTA检查;对血供丰富的颅底肿瘤,酌情行全脑DSA检查,必要时术前行介入栓塞治疗。

3.实验室检查 对鞍区肿瘤,需行内分泌功能检查。

(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 开颅手术、经鼻入路或其他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

2.对鞍区肿瘤,术后酌情行激素替代治疗。

3.对有残留的良性颅底肿瘤,术后酌情行放射外科治疗(如射波刀或伽马刀等)。

4.对恶性颅底肿瘤,术后酌情行放疗。

(四) 标准住院日

为10~14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颅底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时,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 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

(2) 对鞍区肿瘤,行内分泌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fT3、fT4、TSH),性激素六项(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雌二醇、血清孕酮、血清睾酮),生长激素,血清皮质醇;

(3) 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 1个月内的完整颅脑MRI及CT检查资料。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嗅觉、视力、视野检查、电测听检查、颅底薄层CT扫描、头颅CTA、全脑DSA等检查。

3.对幕上开颅手术,预防性使用口服抗癫痫药物。

(七)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追加使用1次抗菌药物。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天。

(八) 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 全麻。

2.手术方式 开颅手术、经鼻入路或其他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

(1) 硬脑膜修补片;

(2) 颅骨固定材料。

4.术中用药 抗菌药物、止血剂、抗癫痫药、脱水药。

5.输血 视术中情况决定。

6.病理 冰冻(视情况而定),石蜡切片。

(九) 术后住院恢复7~10天

1.需要复查的检查项目 头颅CT平扫;对鞍区肿瘤,复查内分泌功能。

2.术后常用药 抗菌药物,抗癫痫药物。

(十) 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良好 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以处理的少量积液)。

2.无发热,无脑脊液漏。

3.对鞍区肿瘤,尿量正常,需逐渐停用治疗尿崩药物(1~2周减量一次,争取1~1.5个月停药)。

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 变异及原因分析

1.根据患者病情,安排相应的术前检查,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1) 对血供丰富的颅底肿瘤,行全脑DSA检查,必要时行介入栓塞治疗;

(2) 对少数颅内外沟通的颅底肿瘤,需要多学科协作商议,制定手术方案;

2.手术切除一般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需要根据颅底肿瘤大小、与周围血管及神经关系特点、术者经验和习惯、患者的一般状况等决定。

3.下列情况可考虑放射治疗

(1) 恶性肿瘤;

(2) 手术有残留的良性肿瘤;

(3) 病人体质差或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4.对鞍区肿瘤,术后激素替代治疗。

5.对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进行相应的神经功能康复治疗,面神经损伤患者部分可以行早期面神经吻合术。

6.术后随访,包括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对鞍区肿瘤,需随访内分泌功能。

二、 颅底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临床路径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