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路径 >  急性心包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急性心包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
正文

一、 急性心包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心包炎。

(二) 诊断依据

根据2015年ESC心包疾病诊治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

(1) 胸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颈部和背部,呈锐痛,偶可位于上腹部,也可呈钝痛或压榨性痛并放射至左上肢;或随每次心脏跳动而发生刺痛。疼痛多在卧位、咳嗽、深吸气时加重,前倾坐位时减轻。

(2) 呼吸困难:为避免心包和胸膜疼痛而产生呼吸变浅变速。呼吸困难也可因发热、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腔压塞、邻近支气管、肺组织受压而加重,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胸闷、大汗淋漓等。患者常采取坐位,身体前倾,这样,可使心包积液向下、向前移位以减轻其对心脏及邻近脏器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

(3) 全身症状:可伴有潜在的全身疾病如结核、肿瘤、尿毒症所致的咳嗽、咳痰、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

2.临床体征

(1) 心包摩擦音:胸骨左缘3~4肋间、胸骨下段和剑突附近易听到。其强度受呼吸和体位影响,深吸气或前倾坐位摩擦音增强。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数周不等。当心包内出现渗液,将两层心包完全分开时,心包摩擦音消失;

(2) 心包积液:症状的出现与积液的量和速度有关,而与积液性质无关。当心包积液达200~300ml以上或积液迅速积聚时出现下列体征:

1) 心脏体征: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轻而远,心率快。少数人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听到舒张早期额外音(心包叩击音);

2) 左肺受压迫征象: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向左后移位,压迫左肺,引起左肺下叶不张,在左肩胛下角区出现肺实变表现,称之为Ewart征;

3) 心脏压塞征象:表现为心动过速、心排量下降、发绀、呼吸困难、收缩压下降甚至休克。如积液为缓慢积聚过程,也可产生慢性心脏压塞征,表现为静脉压显着升高,颈静脉怒张和吸气时颈静脉扩张更明显,称Kussmaul征,常伴有肝大、腹水和下肢水肿;

4) 脉搏细弱、脉压减小、奇脉:由于动脉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所致。奇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胸廓内的血流随呼吸运动而有明显改变所致,表现为吸气时动脉血压下降。

3.心电图表现 除aVR和V1导联外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aVR和V1导联ST段压低T波高耸直立,数天后,ST段回到等位线,T波开始变平坦,倒置,但不伴R波电压降低及病理性Q波。大量心包积液时可表现QRS波低电压,电交替。

4.超声心动图检查 诊断心包积液简便、安全、灵敏和可靠的无创性方法,也可提示有无心包粘连。

5.急性心包炎的病因

(1) 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

(2) 自身免疫:风湿热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关节炎;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及药物性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等。

(3) 肿瘤:原发性和继发性。

(4) 代谢疾病:尿毒症、痛风等。

(5) 物理因素:外伤、放射性等。

(6) 其他:淀粉样变性、外伤、心脏手术后、药物等。

6.急性心包炎诊断标准 至少有以下4项中2项标准:

(1) 与心包炎一致的胸痛。

(2) 心包摩擦音。

(3) 心电图新出现的广泛ST段抬高或PR段压低,aVR和V1导联除外。

(4) 心包积液(新出现或恶化)。

附加证据:炎症标志物的升高(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心包炎症成像技术(心脏CT、心脏磁共振检查)的证据。

(三) 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急性心包炎。

(四) 标准住院日

为2~3周

(五)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

(2) 肝功能、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

(3) 胸部影像学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病原学检查:

(1) 细菌性:血培养;

(2) 结核性:结核菌素试验、T-SPOT.TB、结核PCR检查;

(3) 病毒性:常见病毒如肠道病毒、腺病毒、细小病毒B19、疱疹病毒、EB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组学检测;血丙肝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检测;

(4) 自身免疫性: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抗核抗原等;

(5) 肿瘤性:肿瘤标志物如CA125等。

(6) 影像学检查:心脏CT/核磁共振心脏显像、PET;

(7) 心包穿刺液检测:穿刺液凃片、培养、细胞学检查。

(8) 心包组织活检。

(六) 治疗方案的选择

1.抗感染治疗 急性心包炎可应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秋水仙碱抗感染治疗。

2.针对病因治疗 病毒性心包炎可应用静脉免疫球蛋白、缬更昔洛韦治疗;结核性心包炎需要利福平、异烟肼、比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治疗;化脓性心包炎:应用有效抗生素;自身免疫性心包炎:应用免疫抑制剂。

3.心包腔内治疗 结核性心包炎:为降低缩窄性心包炎发生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化脓性心包炎:行心包切开引流,并进行心包腔内冲洗、可心包腔内注入溶栓药物。

4.心包穿刺引流 大量心包积液造成心脏压塞时应穿刺引流。

5.心包切开、心包开窗 反复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可行心包切开、心包开窗治疗。

(七) 出院标准

胸痛、呼吸困难症状缓解、心包积液得到控制、心脏压塞症状缓解、无其他并发症。

(八) 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主动脉夹层破裂致心包积液。

2.肿瘤所致心包积液。

3.其他系统性疾病所致心包积液。

4.出现严重并发症。

二、 急性心包炎临床路径表单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临床路径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