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路径 >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2016年版)
正文

一、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

(二) 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0年)。

1.起病形式 常有前驱感染史,呈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在2周左右达高峰。

2.临床症状和体征 对称性肢体和延髓支配肌肉、面部肌肉无力,重症者可有呼吸肌无力,四肢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可伴轻度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辅助检查 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电生理检查提示远端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F波异常、传导阻滞和异常波形离散等。

4.病程有自限性。

(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0年)。

1.一般治疗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功能管理,必要时机械辅助通气,加强护理及营养支持。

2.免疫治疗

(1)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2) 血浆置换。

(3) 皮质类固醇激素: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3.神经营养药物。

4.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

5.康复治疗。

(四) 标准住院日

为14~28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吉兰-巴雷综合征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 心电图、胸片。

(4)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

(5) 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

2.有条件可行的检查 自身免疫指标、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1抗体)、空肠弯曲菌抗体检测。

(七) 选择用药

1.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2.血浆置换。

3.大剂量甲基泼尼松冲击(慎重选择)。

4.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相关药物。

(八) 出院标准

1.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有所好转或基本恢复,病情平稳。

2.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九) 变异及原因分析

1.住院期间合并感染(肺部、泌尿系、肠道等)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二、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表单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临床路径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