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可分为简单与复杂两种。简单鼻骨骨折是指限于鼻部结构的骨折;复杂骨折则并发有邻近面骨的骨折。许多简单鼻骨骨折可以用简单闭合复位的方式修复;复杂骨折可能需要手术矫正,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简单骨折,它可进一步分为成角性、凹陷性及粉碎性三类。成角性骨折最为常见,它由来自斜侧方的外力造成。较小的外力可能不致造成鼻骨与鼻软骨连接明显移位。畸形可能是鼻锥外侧向内塌陷(图1)或整个鼻根向外力作用的方向移位,中隔常未波及。然而,较大的前方力量可造成中隔软骨弯曲并可从犁骨沟移出(图2),这类患者的鼻背常呈典型的C形或S形畸形。
图1 向外侧歪斜的鼻骨骨折,无明显软骨塌陷
图2
A﹒外侧成角外力合并前方外力造成鼻中隔明显扭曲并从犁骨沟移位;B﹒矢状面观,注意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及犁骨沟的重叠骨折
凹陷性鼻骨骨折由直接前方撞击引起,常导致明显的中隔损伤(图3)。骨折可涉及鼻尖、鼻背、中隔及前鼻棘,且可涉及上颌骨额突、泪骨和筛骨。Stanz将这类骨折又分为三个亚类:第一类损伤达前鼻棘前面的软骨及骨性中隔的前端;第二类损伤除软骨外还涉及鼻的骨性结构;第三类累及眶骨和颅骨。明显的鼻中隔和鼻骨骨折使鼻骨中份内陷,外侧鼻骨向外移位,导致骨折片重叠,鼻梁内陷变平。粉碎性鼻骨骨折使鼻骨完全破碎,常缘于对鼻骨的直接撞击(图2),该情况也常发生在骨质松脆的老年人。鼻常因中隔扭曲或鼻骨破碎重叠而呈成角和凹陷畸形。
图3 强大前方外力造成粉碎性鼻骨骨折
必须仔细地评估面部外伤患者的合并损伤。对创伤患者初步评估和处置的优先次序是维持气道通畅,控制出血,扩增血容量及处理颅脑、胸部及腹部外科方面的损伤。对无生命危险的鼻骨骨折的修复,可与其他学科的修复协调同步进行。如早期修复不成,待伤后2周内患者病情稳定,面部水肿和瘀斑减轻后进行晚期修复。若超过2周,因骨折近于愈合,修复会变得困难。早期检查与修复对儿童尤其重要,他们骨折的再生和愈合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