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操作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操作 >  喉部表面麻醉
喉部表面麻醉
英文名称
Larnx Surface Anesthesia
国家医疗保障局手术操作分类
1815921270139650454
手术操作分类国家临床版3.0
1815995078263440932
适应证

1.喉部检查前,如间接、直接喉镜,纤维、电子喉镜检查前。

2.喉部治疗前,如喉咽异物取出,喉部及声带活检、手术前。

禁忌证

1.对丁卡因麻醉药物过敏者。

2.孕妇。

3.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

操作步骤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1.中毒反应

一般发生在用药方法错误,如注射或用药超过极量等情况。极少数患者由于对丁卡因耐受力差,即便在安全量范围内也可发生中毒样反应,撤去麻药后很快便可恢复。

中毒症状及抢救措施:用药后不久患者即出现头昏、眼花、胸闷、心悸、口干、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或出现精神兴奋、幻视,以及脉弱、血压下降、呼吸浅而不规则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无规律,可突然发生循环呼吸衰竭。一经发现上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用药,抽出鼻腔内的丁卡因棉片或纱条,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中枢兴奋者应给予安定注射(0.1~0.2mg/kg)出现抽搐者应用2%~2.5%硫喷妥钠静脉缓慢注射,抽搐一经控制立即停注,针头暂不拔出,以备抽搐再发时可继续注射,但用药总量不超过5mg/kg。如有血压下降,应行抗休克治疗,酌情应用升压药或微血管扩张药,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密切注意心脏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过敏反应

发生在安全范围内,患者在用药后很快觉胸闷、气促、心悸、并有喉痒、皮肤痒等症状,继之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脉细弱等。有的患者则发生迟发相反应,即在用药后2~6h发生荨麻疹、喉水肿等。一旦发现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丁卡因,皮下注射1∶1 000肾上腺素0.15~1.0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如因喉水肿致吸入性呼吸困难达Ⅲ度以上,则应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临床情景实例与临床思维分析

临床情景实例1

患者,女性,53岁,咽部异物感2个月就诊。拟行电子喉镜检查,请行检查前麻醉。

临床思维分析:

间接、直接喉镜,纤维、电子喉镜检查前需要进行喉部丁卡因表面麻醉。

临床情景实例2

患者,男性,25岁,误咽鱼刺致吞咽疼痛1小时就诊。咽部异物感明显,但口咽部检查未见明显异物,行间接喉镜检查因患者咽反射敏感不能合作,作为值班接诊医师,如何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

患者有明确误咽异物史,并有吞咽疼痛病史,口咽部检查未见异物,行间接喉镜检查因患者咽反射敏感不能合作,需要咽喉部表面麻醉,行间接喉镜或纤维(电子)喉镜检查。

临床情景实例3

(1) 患者,女性,24岁,已婚,咽部异物感伴干呕2周就诊。间接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要求行电子喉镜检查,请行检查前麻醉。

(2) 经询问患者已经停经8周,超声证实为宫内孕。

临床思维分析:

按照常规,对咽反射敏感者,需行喉咽部检查,是使用喉部麻醉的适应证。但对育龄妇女在麻醉前应该询问病史排除妊娠,本患者为孕早期,喉部麻醉药物为丁卡因,由于其毒性大,吸收快,孕妇以不用为宜。

临床情景实例4

患者,男性,56岁,声音嘶哑2月余就诊。予以咽喉表面麻醉后行电子鼻咽镜检查,发现一侧声带有新生物,考虑为喉恶性肿瘤,需取喉部活组织检查,但患者检查时配合尚好,取活检时无法配合,需如何进一步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

患者声带见新生物,临床要取活组织送病理进一步确诊,喉部表面麻醉后,一般检查可配合完成,但活检及手术有些患者无法配合,这时应在电子喉镜下声门区及声门下滴加表面麻醉药物,减轻声带的敏感性。但应注意丁卡因的量,避免过量引起中毒症状。

临床情景实例5

患者,女性,67岁,咽喉部不适就诊。拟行电子鼻咽镜检查,检查前予以喷丁卡因表面麻醉,咽喉部喷1%丁卡因3次后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并有喉痒、皮肤痒等症状,检查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本患者考虑什么原因,该如何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

①本患者应考虑为丁卡因过敏反应。②抢救措施:应立即停用丁卡因,让患者平卧、吸氧、接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如症状仍未缓解,并出现血压下降,立即皮下注射1∶1 000肾上腺素0.15~1.0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如因喉水肿致吸入性呼吸困难达Ⅲ度以上,则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对于咽喉部表面麻醉之前,一定要询问患者过敏史,对年老者及儿童尤其要注意,如是行检查,可尽量减少麻药的量。另外,使用前先用少量1%丁卡因喷入鼻部或咽部,观察患者5分钟,观其有否过敏及不适反应。如无异常反应,再开始进行麻醉。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的量,如量过多,可引起中毒反应。

临床情景实例6

患者,男性,69岁,声音嘶哑就诊。需行电子喉镜检查,常规表面麻醉后检查发现左侧声带有新生物,需行活检。但患者喉部反射敏感,遂在电子喉镜下加滴丁卡因麻醉,用药后不久患者即出现头昏、眼花、胸闷、心悸、口干、面色苍白、瞳孔散大,以及脉弱、血压下降、呼吸浅而不规则等症状,这时应如何急救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

本例患者考虑丁卡因中毒,需立即停止用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中枢兴奋者应给予安定注射(0.1~0.2mg/kg)出现抽搐者应用2%~2.5%硫喷妥钠静脉缓慢注射,抽搐一经控制立即停注,针头暂不拔出,以备抽搐再发时可继续注射,但用药总量不超过5mg/kg。患者血压下降应行抗休克治疗,酌情应用升压药或微血管扩张药,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密切注意心脏情况,必要时请心内科及呼吸科会诊。由于丁卡因毒性大、吸收快,儿童及年老者更应注意,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的量,如量过多,可引起中毒反应。

临床情景实例7

患者,男性,35岁,进食鱼后出现咽部疼痛2小时就诊。常规行间接喉镜检查未发现异物,遂在咽喉表面麻醉好后行电子喉镜检查,仍未发现异物。后考虑可能存在食管入口异物,门诊医师遂行食管吞钡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误呛,检查发现有钡剂呛入气管内。本例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误呛,诊疗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临床思维分析:

咽喉表面麻醉后一定要嘱患者禁食2小时,因为在表面麻醉后喉咽部的感觉消失或减退,此时进食时喉部无保护功能,易致食物误呛入气管内。本例患者更严重的是钡剂为不可吸收的,进入气管后成为异物,无法吸收,需行气管灌洗才能吸出。本例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交代检查后注意事项不清楚,应引以为戒。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