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操作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操作 >  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引流术
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引流术
英文名称
Drainage of Nasal Septal Hematoma and Nasal Septal Abcess
适应证

1.各种原因形成较大鼻中隔血肿者。

2.各种原因形成鼻中隔脓肿者。

禁忌证

1.凝血功能障碍者或严重血液病者。

2.严重心脏病者。

操作步骤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1.出血

行鼻中隔黏膜切开时,可出导致鼻腔出血,一般出血不多,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即可,必要时采用双极电凝止血。

2.鼻中隔穿孔

切开鼻腔黏膜过程中,或者清除鼻中隔血肿、脓肿时,易损伤对侧鼻中隔黏软骨膜及黏骨膜,而导致鼻中隔穿孔,待炎症消退后,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3.鼻腔粘连

鼻黏膜损伤过多,或鼻腔黏膜损伤后紧密接触,均可导致鼻腔粘连。术中应注意保护鼻腔黏膜,术后使用麻黄素收缩黏膜,以防粘连。如有粘连,待伤口愈合后再予以分开。

临床情景实例与临床思维分析

临床情景实例1

(1) 患者,男性,20岁,鼻部红肿、疼痛5天,加重伴左侧鼻塞1天,请检查。

(2) 前鼻镜检查左鼻前庭充血、红肿,顶端可见白色脓点,1%麻黄素收缩鼻腔黏膜效果差,鼻中隔左侧前端膨隆,触之质软,有波动,触痛明显。请给出诊断及处理。

(3) 予隆起最低点平行鼻底切开黏软骨膜后,见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请继续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

①鼻中隔脓肿可为邻近组织感染波及,如鼻前庭炎、鼻疖等,可先发于鼻中隔一侧,若处理不及时,可使脓肿向两侧扩散;②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行鼻中隔脓肿穿刺,确定诊断后再行鼻中隔脓肿切开引流术;③在处理鼻中隔脓肿的同时,亦应处理鼻疖等邻近组织病变;④脓肿切开后,予以橡皮条引流,并留取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并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的种类;⑤改掉挖鼻的习惯。鼻部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治疗。

临床情景实例2

(1) 患者,女性,40岁,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后第2天,拔除纱条后发现双侧鼻中隔膨隆,请予处理。

(2) 拆除鼻中隔缝线后,从原切口进入,见术腔内大量血凝块。吸除血块后,见鼻底一搏动性出血。请继续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

①鼻中隔血肿可由鼻中隔术中止血不完全,或者术后患者剧烈喷嚏、擤鼻等导致;②可经原切口进入,清除血凝块及碎骨片,仔细寻找可能的出血点并彻底止血,术后不再缝合切口,用凡士林纱条均匀填塞双侧鼻腔,24小时后抽出;③鼻中隔血肿清除后,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临床情景实例3

(1) 患者,男性,30岁,被打伤后鼻部疼痛、鼻塞5小时,请予检查。

(2) 检查见鼻部青紫,左侧鼻梁塌陷,鼻中隔前部膨隆。请继续检查。

(3) 鼻骨CT示:左侧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右侧偏曲,鼻中隔血肿形成。请你处理。

临床思维分析:

①鼻外伤后鼻中隔血管破裂而黏软骨膜或黏骨膜保持完整,而形成鼻中隔血肿;②若合并鼻中隔骨折、鼻中隔偏曲,可同时行鼻中隔矫正及鼻中隔血肿清除术,切口同鼻中隔矫正术。

临床情景实例4

(1) 患者,女性,65岁,电凝止血后右鼻不适、鼻塞4天。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10年,血糖控制不佳。请检查。

(2) 鼻镜下见右鼻中隔利特氏区黏膜隆起,表面糜烂、附白膜,触之质软,无波动。请处理。

(3) 予血肿切开、鼻腔填塞,口服抗生素3天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周身不适,鼻痛明显,并向额部放射。请继续处理。

(4) 静脉输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冲洗术腔等治疗后,患者病情控制,但遗留鼻中隔穿孔。请分析。

临床思维分析:

①物理方法(如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射频、微波、激光等)治疗鼻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物理治疗可损伤鼻中隔黏膜、软骨膜及鼻中隔软骨,在修复过程中,可引起鼻中隔血肿或脓肿;②鼻中隔脓肿如治疗不及时,感染可向周围或颅内蔓延,产生严重的并发病,如眶蜂窝织炎、急性上颌骨骨髓炎、脓毒血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并发症;③鼻中隔脓肿可经静脉、淋巴管、嗅神经鞘膜间隙向颅内蔓延,也可经手术、骨折、局部病变或先天性缺损而直接侵犯,还可经血行感染;④在治疗脓肿的同时,还应控制糖尿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等;⑤鼻中隔脓肿可使鼻中隔软骨受压,血液供给障碍,导致软骨坏死,表现为鞍鼻、鼻中隔穿孔等,后期可进行二期整形。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