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g)测定是临床上常用的筛选试验之一。分为凝血酶( Von Clauss)法和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 PT-衍生法)。
将9份新鲜病人血液和1份枸橼酸钠(0.11mol/L)混合。采集后,立即按1500-2500×g离心至少15分钟,除去上层血浆。若进行快速试验,血浆会残留在压积细胞中。为了分离血浆,采用塑料移液管,抽取血浆至塑料试管内,2~8℃保存,直至使用。不能放在冰块上。虽然研究显示,血浆标本贮存在4℃超过72小时不影响检验结果,但是,仍建议标本采集后尽快完成检测。请参考CLSI H21-A5获得更详细的样本准备和保存信息。
Fg为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在有组织坏死和炎症时可增高数倍;妊娠或使用雌激素时,Fg也可增高。Fg增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和脑血管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Fg测定还可用于溶栓治疗的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可使血液黏度增加,因此,纤维蛋白原检测也是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Fg测定的方法有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Von Clauss法和PT-衍生法,Von Clauss法为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方法,此法影响因素少,线性范围广,精确性高,但纤维蛋白原的异质性、肝素及FDP等抗凝物质增多时会使测定结果偏低;PT-衍生法操作简单,不需另加试剂,纤维蛋白原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时与Von Clauss法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标本脂浊、黄疸会影响测定结果,纤维蛋白原含量在异常范围时准确度差,故现提倡使用Von Clauss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