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检验 >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
英文名称
total cholesterol
别名
TC
概述

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分为酯化型胆固醇(又称胆固醇酯,CE)和游离型胆固醇(FC),其中CE占60%~70%,FC占30%~40%,健康个体或个体之间两种类型的比例保持稳定。FC在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LCAT)的作用下形成CE。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最高,其次是高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最低。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TC测定的参考系统最为完善,其决定性方法为放射性核素稀释-质谱法;参考方法为正己烷抽提L-B反应显色法(ALBK法) ;常规方法为酶法。目前,国内外均推荐酶法作为临床常规测定方法,国内外生产的试剂盒亦采用此法。

原理

(一)酶法(COD-PAP法)

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脂肪酸(FFA)和游离胆固醇(FC),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OD)氧化成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H2O2),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4-AAP)与酚(三者合称PAP)反应,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er反应)。醌亚胺的最大光吸收位于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反应式如下:

(二)正己烷抽提L-B反应显色法

用氢氧化钾(KOH)乙醇液使血清蛋白变性,并使CE水解为胆固醇。加水后用正己烷分溶抽提,可从碱性乙醇液中定量地提取胆固醇(达99.7%)。提取的胆固醇溶液中除少量其他固醇(人血清中约占TC的1%)以外,基本上不含干扰物。故测定结果与放射性核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决定性方法)接近。

抽提液挥发干后,以Liberman-Burchard (L-B)试剂与胆固醇显色。试剂中醋酸与醋酸酐分别是胆固醇的溶剂与脱水剂,浓硫酸既是脱水剂又是氧化剂。生成的绿色产物主要是五烯胆甾醇正离子,最大吸收峰位于620nm处,但随后可变成黄色产物,故须严格控制显色条件。

适应证

各种高脂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妊娠;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甲亢、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肝脏损害等。

标本要求

1.  空腹采静脉血3.0ml(血清或肝素锂抗凝血浆)。

2.  全血室温稳定3小时,血浆/血清常温稳定1天,2~8℃稳定5~7天,-20℃以下可长期保存。

3.  应该避免在过度的肌运动后采血。

检查方法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参考区间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临床意义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注意事项

(一)酶法(COD-PAP法)

1.  方法学特点:

工具酶的质量至关重要,各生产厂家的CEH和COD的性能,如单位活性比,杂酶含量、缓冲系统和pH等均不尽相间。因此,酶用量不尽相同,应根据实验而定。

2.  定标品:

酶法测定血清TC时,由于血清中大部分是CE,而且血清基质对这项酶促反应有明显影响,故不宜采用纯胆固醇结晶配制的溶液作为定标品,应以准确定值的血清作为标准物质。如用参考方法(ALBK法)定值血清作为定标品,则酶法的测定结果与ALBK法的结果一致。如用胆固醇水溶液做校准,结果比ALBK法略低。

3.  标本类型及稳定性:

血清和血浆(EDTANa2作抗凝剂)均可供TC测定,但后者结果比前者低3%。国内习惯用血清测定,但如用血浆标本应乘以校准系数1.03或报告单上注明。血清或血浆置密闭瓶内2~8℃保存,TC至少稳定1个月,-20℃保存至少稳定1年。

(二)正己烷抽提L-B反应显色法

1.  方法学特点

①本法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的决定性方法的测定值间比较偏差不超过1%,几份参考血清采用本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性核素稀释-质谱法及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②本法现在主要用于参考血清或定标品的定值,方法学评价、试剂鉴定及其他准确测定的需要。

2.  “分析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对于血脂的分析尤为重要。

(1)受检者(体检对象或患者)的准备

受检者应保持平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虽然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建议初筛时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用非空腹标本,但血脂测定往往成套进行,建议用空腹标本,一般清晨空腹采血。24小时内不饮酒,以免影响甘油三酯水平。对于体检对象,应在抽血前2周内保持平常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发生。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查血,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注意有无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在查血以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有关用药的情况。个体血脂水平随季节变动,体检对象及前瞻性观察者应每年在同一季节进行检查。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静脉采血

除非是卧床的患者,一般取坐位采血。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分布,因此影响血脂水平。例如站立5分钟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分钟可提高16%,故在抽血前应至少静坐5分钟。一般采取肘静脉取血,也可取其他臂静脉。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可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然后抽血。静脉阻滞5分钟可使总胆固醇增高10%~15%。

(3)抗凝剂

我国通常采用血清作血脂分析,如用血浆,一般采用EDTA-Na2抗凝(1mg/ml)。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比血清中约低3%,EDTA浓度越高,血浆血脂水平下降程度越大;但肝素抗凝不影响血浆中血脂水平。

(4)标本处理

标本应尽快送检,室温下放置30~45分钟后离心,分离血清。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血清分离后必须吸出,转移至有盖小试管中,以防水分挥发。如当天不能测定,可暂存放于4℃冰箱中,至少可稳定4天。如需长期保存,可低温保存。用作总胆固醇测定标本,-20℃保存即可;用作甘油三酯、脂蛋白、载脂蛋白测定标本,最好保存在-70℃。标本不要反复冻融。

2.  分析性能

①按CDC手册及所规定的仪器操作时,熟练的分析工作者能一定时期内达到精密度(标准差) 0.02g/L (样品胆固醇浓度在1g/L时RSD ≤2%,≥2g/L时RSD≤1%) ;②本法的“可转移性”研究已由CDC组织14个合作单位进行,应用胆固醇含量为1.33~3.59g/L的混合血清时,所得室内CV<1.5%,室间CV<3.0%;③本法可用于测定血清、血浆或其他体液中的TC。如L-B试剂制备恰当,血清中胆固醇测定范围可达5g/L,改变抽提液用量可以扩大测定范围,L-B试剂用量减半可使灵敏度提高l倍,用于测定低浓度胆固醇(如HDL-C)时,不会牺牲可靠性或线性。

3.  试剂质量

要重视试剂质量,L-B试剂必须无水,浓硫酸与醋酸酐的质量十分重要。胆固醇结晶可采用我国的一级标准GBW09203 a (纯度99.8%± 0.1%)。对仪器应按规定作鉴定后使用。CDC提供的参考血清采用此法定值。

影响因素

(一)酶法(COD-PAP法)

胆红素<410μmol/L;血红蛋白<7g/L;TG<28.5mmol/L时,对结果无明显干扰。抗坏血酸与甲基多巴血中浓度高于治疗水平时,导致结果偏低。血清中多种胆固醇甾醇会不同程度地与本试剂显色。正常人血清中非胆固醇甾醇约占TC的1%,故在常规测定时这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