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检查 >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
男女均适用
映射关系词
下肢静脉造影
概述

一般是从足背静脉穿刺,在X线透视的监视下注入造影剂观察,在踝部上方扎止血带,压迫浅静脉,以促使血液经交通静脉注入深静脉,更好地显示深静脉。止血带让血液自然回流并继续观察,可以了解整条下肢静脉系统全貌、肢体静脉通畅情况、病变性质、范围、交通支及侧支循环等情况,适用于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图1)、阻塞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等。

图1 小腿交通支静脉无明显反流

适应证

了解下肢静脉血栓和栓塞情况;静脉炎情况;肿瘤侵蚀或外伤引起的静脉阻塞的位置、范围和程度;明确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穿通支静脉功能和解剖定位;观察血栓切除、静脉曲张或其他手术的效果;了解下肢慢性溃疡、肿瘤和色素沉着的原因;了解先天性静脉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等。

禁忌证

急性闭塞性脉管炎;碘过敏;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

临床应用

目前一致认为下肢静脉造影是检测下肢静脉系统病变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易行,能很好显示深静脉全程,加做Valsalva试验能使各个深静脉瓣膜显影良好,可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梗阻、狭窄及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做出正确诊断,为各种治疗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手术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图2)。虽有一定的创伤,但无明显的不良后果,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下肢静脉造影能了解静脉系统的生理、解剖、解剖变异以及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等情况,对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的观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下肢静脉造影可了解深静脉系统通畅情况,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及其部位、范围,以及了解血栓形成后的再通演变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判断交通支瓣膜功能及解剖部位,为手术结扎交通支提供切口部位,评估深静脉功能。确定有无逆行性造影的必要。

图2 Valsalva动作下,股浅静脉瓣膜无明显反流(0级)

注意事项

1.对比剂选择

对比剂必须具有含碘量高、黏稠度低、渗透压低、低毒或无毒性、刺激性小、理化性质稳定和容易排泄等特点。根据造影设备的性能,对比剂应用剂量以能达到诊断目的即可,尽量少用。

2.摄影技术

要求在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中通过透视观察点片,即刻观察到所摄图像是否满意,以使及时加摄或重摄,直至获得最佳的影像资料;在检查过程中,要根据所摄部位,把照射野调节到有人体组织的边缘,保证图像的分辨率及对比度;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压迫股静脉近段至静脉内推注一定量对比剂后再松开压迫,这样可以弥补对比剂被稀释,减少层流现象的发生率,较好的显示股静脉等容量较大的深静脉,对于股静脉血栓患者不能压迫股静脉,防止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造成患者死亡。

3.穿刺血管的选择

穿刺足背浅静脉推注入对比剂,能较满意显示下肢静脉,穿刺内外踝部浅静脉时,显示大小隐静脉较好,显示小腿深静脉及大腿深静脉较差。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选择血管的情况,有无对比剂外溢。

4.推入对比剂时检查床的角度

以20°~30°为适宜,角度过大对比剂淤积于足、踝部,使得小腿上部显影不佳;角度过小对比剂流速过快,难以抓拍到好的影像。

5.小腿挤压法的应用

在下肢静脉造影中,髂静脉常显影不佳或显影浅淡,这时可以采用小腿挤压法,使原来潴留在大、小腿静脉内的对比剂向心性回流,从而达到使髂静脉充盈显示的作用。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