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盆腔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前列腺肿瘤、增生和脓肿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发育异常畸形、输尿管异位开口、囊肿等;
(4)盆腔内炎症性病变;
(5)其他隐匿性病变,如脓肿、血肿和肿大淋巴结的诊断;
(6)手术后随访,观察有无并发症。
1. 女性盆腔(图1)
(1)耻骨联合上5cm层面:
正中为略呈三角形的子宫体及两侧阔韧带,其正后方为直肠,子宫两后外侧有输尿管,前方是肠袢,直肠后方是第5骶椎。两外侧及后方由臀部肌群和髂骨包围。
(2)耻骨联合上2cm层面:
此层面相当于髋臼层面,子宫颈阴道占据盆腔中央,其前方是膀胱,膀胱的外后方有时可见两侧的输尿管,膀胱与阴道之间是子宫阴道静脉丛,阴道后方是直肠。此层面骨性盆腔结束,显示两侧股骨头和颈的断面。
(3)耻骨联合上1cm层面:
此层面解剖结构基本同上层,膀胱横断面略有缩小。骨性骨盆的两前外侧在注射对比剂后可见对称的小圆亮点,为两侧股动、静脉截面。
图1 女性盆腔断面扫描图像
1.子宫体2﹒子宫颈3﹒阴道4﹒输卵管5﹒卵巢6﹒卵巢悬韧带7﹒子宫圆韧带8﹒输尿管9﹒膀胱10﹒直肠11﹒肛门括约肌12﹒闭孔内肌13﹒肛提肌14﹒会阴肌15﹒坐骨海绵体肌16﹒球海绵体肌17﹒阴部动、静脉18﹒坐骨直肠凹19﹒耻骨20﹒子宫阴道丛21﹒直肠子宫袋22﹒子宫膀胱袋23﹒髋骨24﹒闭孔动、静脉25﹒腹腔26﹒骶骨子宫韧带
2. 男性盆腔(图2)
图2 男性盆腔断面扫描图像
1﹒前列腺2﹒精囊3﹒阴茎海绵体4﹒睾丸5﹒海绵体6﹒尿道7﹒膀胱8﹒直肠9﹒肛门括约肌10﹒闭孔内肌11﹒肛提肌12﹒会阴肌13﹒坐骨海绵体肌14﹒阴部动、静脉15﹒坐骨直肠凹16﹒耻骨17﹒前列腺丛18﹒直肠膀胱间隙19﹒腹腔20﹒输精管21﹒髋骨22﹒闭孔动、静脉23﹒阴茎背动脉24﹒坐骨结节
(1)耻骨联合上3c m层面:
层面结构基本与女性盆腔第二层相似。前方为膀胱,后方是直肠,两者之间是呈八字形的一对精囊腺。
(2)耻骨联合层面:
层面中明显的骨性标志是前方出现耻骨联合,耻骨联合后是膀胱底部,再往后是前列腺,部分尿道包绕其中,膀胱和前列腺之间是前列腺静脉丛,最后是直肠。
1. 被检查者进入CT室需换鞋,保持CT室机房内的整洁;对患者作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包括检查中机器的响声。如需增强扫描,告诉患者注射增强剂后身体的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等,消除其紧张情绪,以便检查能顺利进行。
2. 去除被检查部位的金属物品,如钥匙、钱币和含有金属物质的纽扣等,以防止金属伪影的产生。
3.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的体位须保持不动,对不合作的患者及婴幼儿,可采用药物镇静。成人一般检查前采用肌内或静脉注射10 mg地西泮,少数效果差者可重复肌注或静注10 mg地西泮;小儿口服水合氯醛最为安全,按每千克体重50~75 mg(总剂量不得超过2g)于扫描前口服。
4. 扫描前作好必要的呼吸训练,如根据呼吸的指令或指示灯有规律的呼吸,以免产生呼吸及运动伪影的产生。
5. 腹部CT检查常需要口服稀释的对比剂,上腹部检查常服用稀释对比剂或水,对比剂稀释的比例一般为1.0%~1.5%,成人一般用量为300~500 ml;下腹部包括盆腔服用同样比例的稀释对比剂,成人用量通常为1500 ml,每隔1小时分5次服完,并需提前8~10小时服用,或检查前晚服用,次日早上做检查(如检查前晚7、8、9时3次,次晨6、7时2次)。
6. 需要作增强的患者,应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有无不宜使用对比剂的身心疾病,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做或不做过敏试验。
7. 在CT扫描过程中应作好患者和陪伴人员的射线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