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难产时,随着子宫收缩的加强,子宫下段逐渐伸展变薄,如不及时处理,该处将破裂,此时称先兆子宫破裂;子宫下段或体部已发生破裂,称子宫破裂。
1. 先兆子宫破裂
(1) 病史:多见于阻塞性难产,如骨盆狭窄、胎位不正、胎儿过大,或胎儿畸形,包括脑积水、连体双胎等,临产后常有产程停滞或延长,也可发生在不适当使用缩宫素时。
(2) 临床表现:产妇明显下腹痛,烦躁不安,呼叫,脉搏、呼吸加快,排尿困难,或可见血尿,可有阴道流血。
2.子宫破裂
(1) 病史:子宫体部破裂可发生在妊娠晚期,多系子宫体部原有瘢痕,可无先兆而突然破裂。子宫下段破裂一般都发生在临产后,可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或此次临产有分娩梗阻,或临产后不恰当地使用缩宫素。
(2) 临床表现:在先兆子宫破裂的基础上突感下腹部撕裂样疼痛,随之强烈宫缩停止,疼痛暂时缓解,但很快出现持续性全腹痛,伴恶心、呕吐和阴道出血。
1. 症状 病理性缩复环的形成、下腹部压痛、胎心率的变化及血尿的出现,是先兆子宫破裂的四个重要症状。
2.腹部检查 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胎心音往往消失。子宫轮廓不清,典型时可及缩小的子宫、胀大的膀胱及游离的胎儿三个包块。
3. 阴道检查 原已下降或拨露的胎先露部上升或消失。
4. 诊断 在先兆子宫破裂的基础上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有休克及明显的腹部体征,可诊断为子宫破裂。
1. 明确为先兆子宫破裂时,应尽快行剖宫产术,同时迅速给予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
2. 子宫破裂的治疗应做到三早,即早诊断、早手术、早输血。明确诊断后应紧急剖腹探查,同时积极纠正休克及输血,预防感染。
3. 手术范围应根据破裂时间的长短、子宫裂口整齐与否、有无感染,以及当时当地的条件,决定行修补术、次全子宫或子宫全切术。
(1) 子宫破裂时间在12小时以内、裂口边缘整齐、无明显感染者,可考虑修补缝合裂口。
(2) 子宫破裂口较大或不整齐,且有感染可能者,可考虑次全子宫切除。
(3) 子宫破裂口不仅在下段,且向下延及宫颈管或为多发性撕裂,或已有感染者应考虑做全子宫切除。
(4) 阔韧带内有巨大血肿而不易寻找到出血点时,可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随后寻找出血点,进行缝扎止血。
(5) 手术中应仔细探查有无邻近脏器损伤。
4.术后应用大量广谱抗感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