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指南 > 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
概述

骨产道异常系指骨盆结构、形态异常或径线较正常短小,包括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狭窄,以及因发育或疾病、损伤所致的畸形骨盆等。软产道异常包括外阴异常,阴道异常,宫颈异常,子宫下段异常。

一、骨产道异常

【临床表现】

1.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1) 初产妇近预产期或已临产胎头仍未衔接,可有胎位异常悬垂腹,临产后可出现潜伏期及活跃早期延长。

(2) 常伴有胎膜早破或继发性宫缩乏力。头盆不称时可发生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1) 中骨盆平面狭窄与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常同时存在。

(2) 活跃期后期及第二产程延长,甚至第二产程停滞。

(3) 多有继发性宫缩乏力。

(4) 可有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

(5) 狭窄程度严重宫缩又较强时。

3.均小骨盆 孕妇身材矮小、体形匀称。

4.畸形骨盆

(1) 孕妇可有脊髓灰质炎、脊柱和髋关节结核史或外伤史。

(2) 孕妇可有跛足、脊柱及髋关节畸形。

【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 见上述。

2. 骨盆测量

(1) 腹部检查:胎头跨耻征可疑阳性或阳性。可能存在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2) 骨盆测量

1) 骶耻外径<18 cm,对角径<11.5 cm,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2) 坐骨棘间径<10 cm,坐骨切迹宽度<2横指,为中骨盆平面狭窄。

3) 坐骨结节间径<8 cm,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15 cm,为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4) 三个平面各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 cm或更多,为均小骨盆。

5) 米氏菱形窝不对称:骨盆两侧斜径及同侧直径(同侧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间径)相差>1 cm,为畸形骨盆。

3. 产程表现

(1) 入口平面狭窄:产程中可以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潜伏期延长,儿头下降受阻在入口平面。

(2) 中骨盆平面狭窄:产程中可以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活跃期异常,常伴持续性枕横(后)位。

(3) 出口平面狭窄:常表现为活跃后期异常或第二产程停滞。

【治疗原则及方案】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1) 骶耻外径≤16.0 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 cm,胎头跨耻征阳性者,足月活胎不能经阴道分娩,必须行剖宫产术。

(2) 骶耻外径16.5~17.5 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9.5 cm,胎头跨耻征可疑阳性,足月活胎估计体重<3 000 g,可在严密监护下试产2~4小时,如胎头仍不能入盆,应行剖宫产术。胎膜已破者应适当缩短试产时间。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1) 如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更低,无明显儿头塑型,可经阴道分娩。

(2) 如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应行剖宫产术。

(3) 骨盆出口平面狭窄根据胎儿大小,慎重试产。

3. 均小骨盆 应根据胎儿大小、母体合并症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

4. 畸形骨盆

(1) 根据畸形骨盆的种类、狭窄程度、胎儿大小、产力等情况具体分析。

(2) 骨盆畸形严重,明显头盆不称,应行剖宫产术。

二、软产道异常

【临床表现】

1. 外阴异常 包括会阴坚韧、外阴水肿、外阴瘢痕、会阴伸展性差,影响胎先露拨露。

2. 阴道异常 包括阴道横隔、阴道纵隔、阴道狭窄、阴道肿瘤,影响胎先露下降。

3.宫颈异常 多见于宫颈外口黏合、宫颈水肿、宫颈坚韧、宫颈瘢痕、宫颈癌、宫颈肌瘤导致宫颈难产。

【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 见上述。

2. 阴道检查 可确诊。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外阴异常

(1) 会阴坚韧:分娩时,应行预防性会阴侧切开。

(2) 外阴水肿:分娩前,局部应用50%硫酸镁湿热敷。临产后,严重水肿可在严格消毒下进行多点针刺皮肤放液。分娩时,可行会阴侧切开。

(3) 外阴瘢痕:瘢痕范围不大,分娩时可行会阴侧切开。瘢痕过大,应行剖宫产术。

2. 阴道异常

(1) 阴道横隔:产程中当横隔阻碍儿头下降时,可在直视下切开。分娩后再切除并缝合残端。如横隔高且坚厚,应行剖宫产术。

(2) 阴道纵隔:临产后,当纵隔阻挡儿头下降,可行切开,产后修剪并缝合残端。

(3) 阴道狭窄:根据部位、程度决定分娩方式。

(4) 阴道肿瘤:阴道壁囊肿较大时,行囊肿穿刺抽出其内容物,待产后再选择时机进行处理。阴道内肿瘤阻碍胎先露下降又不能经阴道处理者,应行剖宫产术。

(5) 宫颈外口黏合:产程中影响宫颈扩张或儿头下降时应行剖宫产。

(6) 宫颈水肿:地西泮静脉推注或宫颈注射,或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多点注射。宫口近开全时,可用手指将水肿的宫颈前唇上推。如无效,宫口不能继续扩张,应行剖宫产术。

(7) 宫颈坚韧:宫颈瘢痕,宫口仍不扩张,应行剖宫产术。

(8) 宫颈癌:必须行剖宫产术。

(9) 宫颈肌瘤:影响胎先露衔接,应行剖宫产术。

概述

骨产道异常系指骨盆结构、形态异常或径线较正常短小,包括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狭窄,以及因发育或疾病、损伤所致的畸形骨盆等。软产道异常包括外阴异常,阴道异常,宫颈异常,子宫下段异常。

一、骨产道异常

【临床表现】

1.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1) 初产妇近预产期或已临产胎头仍未衔接,可有胎位异常悬垂腹,临产后可出现潜伏期及活跃早期延长。

(2) 常伴有胎膜早破或继发性宫缩乏力。头盆不称时可发生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1) 中骨盆平面狭窄与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常同时存在。

(2) 活跃期后期及第二产程延长,甚至第二产程停滞。

(3) 多有继发性宫缩乏力。

(4) 可有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

(5) 狭窄程度严重宫缩又较强时。

3.均小骨盆 孕妇身材矮小、体形匀称。

4.畸形骨盆

(1) 孕妇可有脊髓灰质炎、脊柱和髋关节结核史或外伤史。

(2) 孕妇可有跛足、脊柱及髋关节畸形。

【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 见上述。

2. 骨盆测量

(1) 腹部检查:胎头跨耻征可疑阳性或阳性。可能存在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2) 骨盆测量

1) 骶耻外径<18 cm,对角径<11.5 cm,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2) 坐骨棘间径<10 cm,坐骨切迹宽度<2横指,为中骨盆平面狭窄。

3) 坐骨结节间径<8 cm,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15 cm,为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4) 三个平面各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 cm或更多,为均小骨盆。

5) 米氏菱形窝不对称:骨盆两侧斜径及同侧直径(同侧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间径)相差>1 cm,为畸形骨盆。

3. 产程表现

(1) 入口平面狭窄:产程中可以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潜伏期延长,儿头下降受阻在入口平面。

(2) 中骨盆平面狭窄:产程中可以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活跃期异常,常伴持续性枕横(后)位。

(3) 出口平面狭窄:常表现为活跃后期异常或第二产程停滞。

【治疗原则及方案】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1) 骶耻外径≤16.0 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 cm,胎头跨耻征阳性者,足月活胎不能经阴道分娩,必须行剖宫产术。

(2) 骶耻外径16.5~17.5 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9.5 cm,胎头跨耻征可疑阳性,足月活胎估计体重<3 000 g,可在严密监护下试产2~4小时,如胎头仍不能入盆,应行剖宫产术。胎膜已破者应适当缩短试产时间。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1) 如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更低,无明显儿头塑型,可经阴道分娩。

(2) 如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应行剖宫产术。

(3) 骨盆出口平面狭窄根据胎儿大小,慎重试产。

3. 均小骨盆 应根据胎儿大小、母体合并症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

4. 畸形骨盆

(1) 根据畸形骨盆的种类、狭窄程度、胎儿大小、产力等情况具体分析。

(2) 骨盆畸形严重,明显头盆不称,应行剖宫产术。

二、软产道异常

【临床表现】

1. 外阴异常 包括会阴坚韧、外阴水肿、外阴瘢痕、会阴伸展性差,影响胎先露拨露。

2. 阴道异常 包括阴道横隔、阴道纵隔、阴道狭窄、阴道肿瘤,影响胎先露下降。

3.宫颈异常 多见于宫颈外口黏合、宫颈水肿、宫颈坚韧、宫颈瘢痕、宫颈癌、宫颈肌瘤导致宫颈难产。

【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 见上述。

2. 阴道检查 可确诊。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外阴异常

(1) 会阴坚韧:分娩时,应行预防性会阴侧切开。

(2) 外阴水肿:分娩前,局部应用50%硫酸镁湿热敷。临产后,严重水肿可在严格消毒下进行多点针刺皮肤放液。分娩时,可行会阴侧切开。

(3) 外阴瘢痕:瘢痕范围不大,分娩时可行会阴侧切开。瘢痕过大,应行剖宫产术。

2. 阴道异常

(1) 阴道横隔:产程中当横隔阻碍儿头下降时,可在直视下切开。分娩后再切除并缝合残端。如横隔高且坚厚,应行剖宫产术。

(2) 阴道纵隔:临产后,当纵隔阻挡儿头下降,可行切开,产后修剪并缝合残端。

(3) 阴道狭窄:根据部位、程度决定分娩方式。

(4) 阴道肿瘤:阴道壁囊肿较大时,行囊肿穿刺抽出其内容物,待产后再选择时机进行处理。阴道内肿瘤阻碍胎先露下降又不能经阴道处理者,应行剖宫产术。

(5) 宫颈外口黏合:产程中影响宫颈扩张或儿头下降时应行剖宫产。

(6) 宫颈水肿:地西泮静脉推注或宫颈注射,或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多点注射。宫口近开全时,可用手指将水肿的宫颈前唇上推。如无效,宫口不能继续扩张,应行剖宫产术。

(7) 宫颈坚韧:宫颈瘢痕,宫口仍不扩张,应行剖宫产术。

(8) 宫颈癌:必须行剖宫产术。

(9) 宫颈肌瘤:影响胎先露衔接,应行剖宫产术。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指南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