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催乳素瘤是垂体前叶产生催乳素的腺瘤,妊娠期垂体催乳素瘤较为少见,由于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测定的普及,使垂体催乳素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溴隐亭治疗的应用,使许多患者可成功地妊娠。
1.症状 临床症状与肿瘤的大小有关。患者有闭经、泌乳、不育,较大的肿瘤可引起头痛,压迫视交叉可有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及偏盲。孕期肿瘤可有增大,出现症状加重。
2.体征 双侧乳房有泌乳,视力可有减退,视野可有缺损。
1. 症状 同上。
2. 体征 同上。
3. 实验室检查 血清催乳素(PRL)水平测定:非孕期PRL>20 ng/L,孕期以PRL诊断困难,随孕期增加,PRL有增加趋势,足月可为正常的20倍。
4. 影像学检查
(1) 头颅正侧位X线片蝶鞍体积测定:蝶鞍体积>1 024 mm3时,可诊断。
(2) 蝶鞍多相断层摄影:了解蝶鞍的大小及形态。
(3) CT:主要了解肿瘤向上生长的情况,局部有无坏死、囊性变出血等,了解垂体组织情况需增强。
(4) MRI:可很好地显示垂体组织情况。肿瘤>1 cm为大腺瘤,<1 cm为微腺瘤。
1. 由产科、内分泌科、眼科医生共同管理。
2. 药物治疗 溴隐亭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适用于垂体微腺瘤、肿瘤有浸润手术摘除有困难及术后PRL不下降者。
剂量:从小剂量1.25 mg开始,2次/d,7~14日无反应者,逐渐加量至5~7.5 mg/d,分2~3次服用,连续用药3~6个月或更长。用药禁忌:高血压,冠心病,肝、肾疾患,末梢血管疾病及对麦角过敏者。
3.手术 开颅切除垂体肿瘤或经蝶鞍手术切除肿瘤,大腺瘤先用药再手术,效果好,肿瘤无包膜,不易切净,术后可加用溴隐亭。术后随访PRL水平。
4.放射治疗 肿瘤超出蝶鞍,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有手术禁忌证或术后持续高催乳素血症可考虑放疗。手术后加用放疗,可降低复发率。
5.妊娠前、后的处理
(1) 孕前:大腺瘤需在孕前行手术或放疗,以防孕期肿瘤迅速长大而发生垂体卒中。微腺瘤者用溴隐亭治疗,并诱发排卵。
(2) 妊娠期:密切监测症状、视力、视野情况,测定PRL的意义不大,有症状需再行MRI检查,肿瘤有增大,应及时予以溴隐亭治疗。胎儿不成熟、肿瘤增大伴明显症状且溴隐亭治疗效果不好时,孕期经蝶鞍手术并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及并发症。若胎儿已成熟、有症状及肿瘤增大者,可先终止妊娠,再进一步治疗垂体瘤。
(3) 产后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