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指南 >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概述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80%~90%的病原体为白念珠菌,10%~20%为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酸性环境适宜念珠菌的生长,故念珠菌感染的阴道pH值多在4.0~4.7,通常<4.5。白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的非孕女性及30%的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呈酵母相,芽生孢子并不引起症状。常见的发病诱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胃肠道念珠菌、穿紧身化纤内裤及肥胖导致的会阴局部温度及湿度增加等。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主要为内源性感染,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或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VVC通常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

(1) 单纯性VVC:指正常非孕患者、散发、白念珠菌引起的轻度VVC。

(2) 复杂性VVC:包括复发性、重度、妊娠期、非白念珠菌所致,以及未控制的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伴发的VVC。其中,重度VVC是指临床症状严重,外阴皮肤或阴道黏膜有破损,按评分标准,评分≥7分者。复发性VVC是指VVC经过治疗,症状和体征消失、病原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且病原学检查阳性,或者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者(表2-1)。

表2-1 VVC评分标准

症状和体征 0分 1分 2分 3分
瘙痒  无  偶有发作  明显  持续发作,坐立不安
疼痛  无  轻  中  重

充血、水肿  无  <1/3阴道壁充血 1/3~2/3阴道壁充血 >2/3阴道壁充血,抓痕、皲裂、糜烂

分泌物  无  较正常稍多  量多,无溢出  量多,有溢出
症状和体征 0分 1分 2分 3分瘙痒  无  偶有发作  明显  持续发作,坐立不安疼痛  无  轻  中  重充血、水肿  无  <1/3阴道壁充血 1/3~2/3阴道壁充血 >2/3阴道壁充血,抓痕、皲裂、糜烂分泌物  无  较正常稍多  量多,无溢出  量多,有溢出

引自: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2024修订版.第1版.ISBN:978-7-117-35915-3

概述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80%~90%的病原体为白念珠菌,10%~20%为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酸性环境适宜念珠菌的生长,故念珠菌感染的阴道pH值多在4.0~4.7,通常<4.5。白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的非孕女性及30%的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呈酵母相,芽生孢子并不引起症状。常见的发病诱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胃肠道念珠菌、穿紧身化纤内裤及肥胖导致的会阴局部温度及湿度增加等。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主要为内源性感染,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或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VVC通常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

(1) 单纯性VVC:指正常非孕患者、散发、白念珠菌引起的轻度VVC。

(2) 复杂性VVC:包括复发性、重度、妊娠期、非白念珠菌所致,以及未控制的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伴发的VVC。其中,重度VVC是指临床症状严重,外阴皮肤或阴道黏膜有破损,按评分标准,评分≥7分者。复发性VVC是指VVC经过治疗,症状和体征消失、病原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且病原学检查阳性,或者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者(表2-1)。

表2-1 VVC评分标准

症状和体征 0分 1分 2分 3分
瘙痒  无  偶有发作  明显  持续发作,坐立不安
疼痛  无  轻  中  重

充血、水肿  无  <1/3阴道壁充血 1/3~2/3阴道壁充血 >2/3阴道壁充血,抓痕、皲裂、糜烂

分泌物  无  较正常稍多  量多,无溢出  量多,有溢出
症状和体征 0分 1分 2分 3分瘙痒  无  偶有发作  明显  持续发作,坐立不安疼痛  无  轻  中  重充血、水肿  无  <1/3阴道壁充血 1/3~2/3阴道壁充血 >2/3阴道壁充血,抓痕、皲裂、糜烂分泌物  无  较正常稍多  量多,无溢出  量多,有溢出

引自: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2024修订版.第1版.ISBN:978-7-117-35915-3

临床表现

外阴瘙痒,外阴、阴道灼痛,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

临床表现

外阴瘙痒,外阴、阴道灼痛,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

诊断要点

1.妇科检查 外阴潮红、水肿,可见抓痕或皲裂,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表面可附有白色块状物或被凝乳状物覆盖,擦除后露出红肿的阴道黏膜面,少部分可见糜烂或浅表溃疡。

2.辅助检查

(1) 悬滴法:阴道分泌物用10%氢氧化钾悬滴镜检,假菌丝阳性率70%~80%。

(2) 涂片法:阴道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假菌丝阳性率70%~80%。

(3) 若有症状而多次悬滴法检查为阴性,或为RVVC病例,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培养法及药敏试验,以了解菌株类型,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

(4) 对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可做血糖检测,除外糖尿病。

诊断要点

1.妇科检查 外阴潮红、水肿,可见抓痕或皲裂,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表面可附有白色块状物或被凝乳状物覆盖,擦除后露出红肿的阴道黏膜面,少部分可见糜烂或浅表溃疡。

2.辅助检查

(1) 悬滴法:阴道分泌物用10%氢氧化钾悬滴镜检,假菌丝阳性率70%~80%。

(2) 涂片法:阴道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假菌丝阳性率70%~80%。

(3) 若有症状而多次悬滴法检查为阴性,或为RVVC病例,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培养法及药敏试验,以了解菌株类型,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

(4) 对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可做血糖检测,除外糖尿病。

治疗原则及方案

治疗原则:去除诱因,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强调个体化治疗。

1. 去除诱因 若有糖尿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等。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对于复发病例尤应重视诱因检查及去除,并应检查是否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

2. 抗真菌药物 单纯性VVC首选阴道局部用药,下述方案任选一种。

(1) 阴道用药:①咪康唑栓400 mg,每晚1次,共3日;或咪康唑栓200 mg,每晚1次共7日。②克霉唑栓500 mg,单次用药;或克霉唑栓100 mg,每晚1次,共7日。③制霉菌素泡腾片10万U,每晚1次,共14日;或制霉菌素片50万U,每晚1次,共14日。

(2) 口服用药:①氟康唑150 mg,顿服,共1次;②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共1日

3. 复杂性VVC的治疗 选择药物基本同单纯性,无论局部或口服用药均应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1) 重度VVC:首选口服用药,症状严重者,局部应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唑类霜剂。口服用药:①氟康唑150 mg,顿服,3日后重复1次;②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共2日。阴道用药则在单纯性VVC方案基础上,延长疗程。

(2) 妊娠期VVC:孕早期权衡利弊,慎用药物。宜选用唑类药物阴道用药,不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阴道用药方案同单纯性VVC。

(3) 复发性VVC: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药物,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半年。

1) 强化治疗:阴道或口服用药方案任选1种。①阴道用药:咪康唑栓400 mg,每晚1次,共6日;或咪康唑栓200 mg,每晚1次,共7~14日。克霉唑栓500 mg,3日后重复1次;或克霉唑栓100 mg每晚1次,共7~14日。②口服用药:氟康唑150 mg,3日后重复1次;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共2~3日。

2) 巩固治疗:治疗前应做真菌培养确诊,下述方案可供参考:阴道用咪康唑栓400 mg,每晚1次,每月3~6日,共6个月;克霉唑栓500 mg,每月1次,共6个月;口服用药小剂量、长疗程达6个月。

4. 性伴侣治疗 性伴侣无需常规治疗,但VVC可通过性交传染,急性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对于反复发作者或性伴侣有症状时,可检查性伴侣有无念珠菌龟头炎,必要时进行治疗,预防女性重复感染。

5. 随访 VVC治疗结束后7~14日及下次月经后需进行随访。RVVC巩固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一旦发现副作用立即停药。

治疗原则及方案

治疗原则:去除诱因,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强调个体化治疗。

1. 去除诱因 若有糖尿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等。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对于复发病例尤应重视诱因检查及去除,并应检查是否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

2. 抗真菌药物 单纯性VVC首选阴道局部用药,下述方案任选一种。

(1) 阴道用药:①咪康唑栓400 mg,每晚1次,共3日;或咪康唑栓200 mg,每晚1次共7日。②克霉唑栓500 mg,单次用药;或克霉唑栓100 mg,每晚1次,共7日。③制霉菌素泡腾片10万U,每晚1次,共14日;或制霉菌素片50万U,每晚1次,共14日。

(2) 口服用药:①氟康唑150 mg,顿服,共1次;②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共1日

3. 复杂性VVC的治疗 选择药物基本同单纯性,无论局部或口服用药均应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1) 重度VVC:首选口服用药,症状严重者,局部应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唑类霜剂。口服用药:①氟康唑150 mg,顿服,3日后重复1次;②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共2日。阴道用药则在单纯性VVC方案基础上,延长疗程。

(2) 妊娠期VVC:孕早期权衡利弊,慎用药物。宜选用唑类药物阴道用药,不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阴道用药方案同单纯性VVC。

(3) 复发性VVC: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药物,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半年。

1) 强化治疗:阴道或口服用药方案任选1种。①阴道用药:咪康唑栓400 mg,每晚1次,共6日;或咪康唑栓200 mg,每晚1次,共7~14日。克霉唑栓500 mg,3日后重复1次;或克霉唑栓100 mg每晚1次,共7~14日。②口服用药:氟康唑150 mg,3日后重复1次;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共2~3日。

2) 巩固治疗:治疗前应做真菌培养确诊,下述方案可供参考:阴道用咪康唑栓400 mg,每晚1次,每月3~6日,共6个月;克霉唑栓500 mg,每月1次,共6个月;口服用药小剂量、长疗程达6个月。

4. 性伴侣治疗 性伴侣无需常规治疗,但VVC可通过性交传染,急性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对于反复发作者或性伴侣有症状时,可检查性伴侣有无念珠菌龟头炎,必要时进行治疗,预防女性重复感染。

5. 随访 VVC治疗结束后7~14日及下次月经后需进行随访。RVVC巩固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一旦发现副作用立即停药。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指南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