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指南 > 阴道恶性肿瘤诊治指南
阴道恶性肿瘤诊治指南
发布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正文

一、简介

阴道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以继发性多见,可由邻近器官直接蔓延或经血道及淋巴道转移而来。而原发性阴道癌是最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1%左右。组织病理学上,85%~95%的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为鳞癌,其次为腺癌(10%),阴道黑色素瘤及肉瘤等更为少见。鳞癌和黑色素瘤多见于老年妇女,腺癌好发于青春期,而内胚窦瘤和葡萄状肉瘤则好发于婴幼儿。

二、诊断

1.危险因素

原发性阴道癌发病的确切原因不详,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80%的阴道原位癌和60%的阴道鳞癌中可检测到HPV DNA。与外阴癌相似,在年轻女性HPV感染与阴道癌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但HPV感染与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和阴道浸润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2) 长期阴道异物对黏膜的刺激或损伤,如使用子宫托。

(3) 年轻女性发生阴道腺癌,与其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雌激素有关。

(4) 既往生殖道肿瘤病史,以宫颈癌病史最多见。FIGO指南中指出,近30%的阴道癌患者至少5年前有宫颈原位癌或浸润癌治疗的病史。

(5) 免疫抑制治疗、吸烟、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开始早及宫颈的放射治疗史,可能与阴道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对有上述危险因素者,尤其是有宫颈病变的患者,应定期行阴道涂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2.症状与体征

阴道上皮内瘤变或早期浸润癌可无明显的症状,或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接触性阴道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阴道排恶臭液或阴道不规则流血,及尿频、尿急、血尿、排便困难和腰骶部疼痛等。晚期患者可出现咳嗽、咯血、气促或恶病质等。

妇科检查一般可窥见和扪及阴道腔内肿瘤,应仔细检查宫颈及外阴,以排除继发性阴道癌。阴道上皮内瘤变或早期浸润癌灶可仅表现为阴道黏膜糜烂充血、白斑或呈息肉状。晚期病灶多呈菜花或溃疡、浸润状,可累及全阴道、阴道旁、子宫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亦可出现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以及淋巴结肿大(如腹股沟、盆腔、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的表现。

3.病理诊断

对阴道壁的明显新生物可在直视下行病理活检确诊。对阴道壁无明显新生物,但有异常表现,如充血、糜烂、弹性不好乃至僵硬者,则应行阴道细胞学检查,并借助阴道镜定位活检,注意阴道穹隆,因为部分VAIN患者可在该处发现隐蔽的癌灶。若肿瘤位于黏膜下或软组织中,可行穿刺活检。

原发性阴道癌发病率低,在确诊本病时应严格排除继发性癌,需遵循的诊断原则为:①肿瘤原发部位在阴道,除外来自女性生殖器官或生殖器官以外肿瘤转移至阴道的可能;②如肿瘤累及宫颈阴道部,子宫颈外口区域有肿瘤时,应归于宫颈癌;③肿物局限于尿道者,应诊断为尿道癌。

4.临床分期(FIGO分期,表1)

表1 阴道癌FIGO分期(引自2012年FIGO年报)

三、治疗

1.治疗原则

由于解剖上的原因,阴道膀胱间隔及阴道直肠间隔仅5mm左右,使手术及放疗均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对以前有盆腔放疗史的患者。本病发病率低,患者应集中在有经验的肿瘤中心治疗。阴道癌的治疗强调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变的分期和阴道受累部位确定治疗方案。总的原则,阴道上段癌可参照宫颈癌的治疗,阴道下段癌可参考外阴癌的治疗。

2.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治疗

(1) 对阴道HPV感染或VAIN 1级的患者一般不需给予特殊治疗,此类病变多能自行消退。

(2) 局部药物治疗:用5-FU软膏或5%咪喹莫特软膏涂于阴道病灶表面,每周1~2次,连续5~6次为一个疗程,不良反应小。对病变范围大者,为避免广泛手术切除,尤应首先考虑应用局部药物治疗。

(3) CO2激光治疗对VAIN有较好的疗效,也适用于局部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

(4) 放射治疗:对年老、体弱、无性生活要求的VAIN 3患者,可采用腔内放射治疗。

(5) 电环切除或手术切除治疗:对单个病灶可采用局部或部分阴道切除术,尤其是位于穹隆部的病灶。病灶广泛或多发者,可采用全阴道切除术,并行人工阴道重建。

3.阴道浸润癌的治疗

(1)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Ⅰ~Ⅳ期所有的病例,是大多数阴道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早期患者可行单纯放疗,晚期患者可行放疗加化疗。

1) 病灶表浅的Ⅰ期患者可单用腔内放疗。

2) 对大病灶及Ⅲ期患者,可以先行盆腔外照射50Gy,然后加腔内放疗,总剂量不少于70Gy。有条件者推荐用适形调强放疗。

3) 病灶累及阴道下1/3者,可用组织间(interstitial)插植放疗,并行腹股沟淋巴结区放疗或手术切除淋巴结。

4) 年轻患者在根治性放疗前可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移位,同时全面探查盆腹腔,切除肿大、可疑的淋巴结。

5) 手术治疗后,若病理提示手术切缘阳性、盆腔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或脉管内有癌栓者,应补充术后放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外照射和(或)腔内放疗。

6) 同期放化疗对阴道癌的作用还不明了,加顺铂或5-FU的同期放化疗可能有一定益处。

(2) 手术治疗:

由于阴道浸润癌与周围器官的间隙小,如保留其周围的器官(膀胱、尿道和直肠),切除肿瘤周围组织的安全范围很小,很难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因此,阴道浸润癌手术治疗的应用受到限制。以下情况可考虑选择手术:

1) 对病灶位于阴道上段的Ⅰ期患者,可行广泛全子宫和阴道上段切除术,阴道切缘距病灶至少1cm,并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如果以前已切除子宫,行阴道上段广泛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2) 对病灶位于阴道下段的Ⅰ期患者,可行阴道大部分切除术,应考虑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必要时切除部分尿道和部分外阴,并行阴道中、下段成形术。

3) 如癌灶位于阴道中段或多中心发生者,可考虑行全子宫、全阴道切除及腹股沟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但手术创伤大,对这种病例临床上多选择放射治疗。

4) 对ⅣA期及放疗后中央型复发患者,尤其是出现直肠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者,可行前盆、后盆或全盆脏器去除术,以及盆腔和(或)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3) 辅助化疗:

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辅助化疗的作用有待评价。对阴道非鳞癌患者,在根治性放疗或手术后可考虑给予3~4个疗程的联合化疗,可能有助于减少复发,特别是局部病灶较大时。

四、特殊类型的阴道恶性肿瘤

1.阴道黑色素瘤

阴道黑色素瘤非常少见,大多数发生在阴道远端的前壁,多为深部浸润,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5%~21%。根治性手术切除(常需行盆腔廓清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行较为保守的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生存率似无差别。术后通常行辅助放疗。化疗的作用十分有限。术后应用大剂量干扰素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2.阴道葡萄状肉瘤

阴道葡萄状肉瘤是来源于横纹肌母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常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出血或阴道口肿物。

近来,主张对阴道葡萄状肉瘤进行较为保守的手术,而强调进行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放化疗,因为患者接受广泛手术切除后的生存并不理想。如果病灶较小能完整切除,并能保全器官,可先行手术治疗。若肿瘤较大,应在术前给予化疗或放疗。化疗多选用VAC方案(长春新碱+放线菌素+环磷酰胺)。放射野不宜扩大,因为放疗会严重影响骨盆的发育。

五、随访

建议随访间隔如下:①第1年,每1~3个月1次;②第2、3年,每3~6个月1次;③3年后,每年1次。

参考文献

[1] Hiniker SM,Roux A,Murphy JD,et al. 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vagina:Prognostic factors,treatment patterns,and outcomes. Gynecol Oncol,2013,131(2):380-385

[2] Platta CS,Anderson B,Geye H,et al. Adjuvant and definitive radiation therapy for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vagina using brachytherapy and 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 J Contemp Brachytherapy,2013,5(2):76-82

[3] Blecharz P,Reinfuss M,Jakubowicz J,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vasive vaginal carcinoma. Ginekol Pol,2012,83(12):904-909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指南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