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急、慢性盆腔炎症
【简介】
急性盆腔炎包括急性子宫体炎和急性附件炎(输卵管卵巢脓肿),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输卵管炎性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炎症(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导致的盆腔形态学异常以输卵管形态改变为特征,输卵管在正常情况下经常规超声检查难以显示,当发生急、慢性盆腔炎症时,可因输卵管增粗或积液而被检测出来。输卵管炎症常合并卵巢炎症,两者难以区分开来。
【扫查方法】
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时注意观察输卵管的管壁厚度、管腔内成分及其与卵巢及周围盆腔组织的结构关系。
【超声诊断要点】
1.急性输卵管卵巢炎
输卵管卵巢炎急性期仅表现为输卵管轻度增粗(直径>0.5cm),卵巢增大、回声减低;随着炎症进展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炎症未得到控制时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表现为输卵管增粗,管壁增厚,输卵管内积液形成不均质云雾状低回声,呈弯曲管道状相连(图8-1);波及同侧卵巢时,同侧卵巢增大形成脓肿,形成圆形的囊性结构,内可见与输卵管腔内一样的不均质云雾状低回声,两者相连,但囊内液互不相通;多数病例在子宫直肠陷凹处可见云雾状低回声区,内可有点状高回声。CDFI显示病灶内分隔或周边可见较丰富条状血流信号,可记录到中等阻力动脉血流频谱。
图8-1 输卵管积脓声像
UT:子宫体;箭头:输卵管积脓
2.慢性输卵管炎症
急性盆腔炎过后,可遗留下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粘连或子宫、卵巢旁粘连包裹性积液等。
(1)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增粗肿大,管壁薄、光滑,内透声好,囊内可见不完整分隔,呈弯曲管道状或囊袋状(图8-2)。其旁可见正常卵巢回声。
(2)输卵管卵巢囊肿:
输卵管卵巢脓肿经吸收后可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可为多房性不规则囊性团块,内可见分隔,团块与周围组织因粘连而分界不清。
(3)附件慢性炎性包块:
输卵管卵巢炎症后慢性纤维增生形成,可与肠管、网膜、子宫等粘连,表现为边界不清、不均质低回声的占位(图8-3)。
【鉴别诊断】
1.输卵管卵巢脓肿需与异位妊娠形成的混合性包块鉴别,可结合临床及HCG水平作出判断。
图8-2 输卵管积水声像
箭头:输卵管积水
图8-3 附件慢性炎性包块声像
箭头:慢性炎性包块;箭:被慢性炎性包块包裹的卵巢声像
2.卵巢囊肿蒂扭转合并感染时,其周围有渗出粘连、囊内有出血时声像图表现类似输卵管卵巢脓肿,须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原发病变的综合判断。
3.盆腹腔疾病手术后感染、粘连,常在肠管、大网膜、乙状结肠壁及内生殖器官之间形成包裹性积液,须与卵巢囊肿及输卵管积水相鉴别,后者肿块呈弯曲管道状的特征。
【注意事项】
1.输卵管积液或积脓在声像图上有管道状的特征,鉴别诊断时应仔细观察包块的形态结构。
2.亚急性感染性肿块与恶性肿瘤鉴别困难,要结合临床病史、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对诊断不清者可抗感染治疗后定期复查,对比图像的变化判断。
3.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更详细观察输卵管管状结构、壁上皱褶、囊壁边界、病灶血流等,有助鉴别诊断,但对于盆腔巨大囊性占位,需结合经腹超声检查,以免漏诊与误诊。
第二节 原发性输卵管癌
【简介】
原发性输卵管癌(fallopian tube cancer)多见于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典型症状为阴道大量排液,早期为清亮液体,晚期为血性。发病率很低,极易误诊。
【扫查方法】
建议采用经阴道超声扫查,若子宫和盆腔占位较大,需结合经腹扫查。注意观察子宫、卵巢与病变的关系。
【超声诊断要点】
1.子宫旁不规则形、腊肠状、梨状或管状肿块,紧贴宫颈后方或子宫两侧,呈囊性、混合性或偏实性回声,囊性包块内有时可见乳头,无明显包膜结构;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内常有宫腔线分离、宫腔积液征象,内膜无明显增厚(图8-4)。
2.CDFI显示肿块囊壁或实性区内有散在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可记录到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
图8-4 输卵管癌子宫与肿块声像
A.子宫及宫颈矢状切面;B.输卵管癌病灶声像;UT:子宫体;CX:宫颈;M:输卵管癌病灶;箭头:输卵管癌病灶
【鉴别诊断】
输卵管癌需与卵巢肿瘤相鉴别,若可见双侧正常结构的卵巢则有助于鉴别诊断;输卵管癌与慢性附件炎症性肿块难以鉴别,对于绝经后阴道大量排液的患者应警惕输卵管癌。
【注意事项】
输卵管癌发病率低,超声图像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对本病的警惕是诊断的关键,应特别注意绝经后阴道排液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