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指南 > 患者转运快捷指南(2014)
患者转运快捷指南(2014)
发布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编)
正文

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转运是麻醉管理的重要部分,对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必要的监测和规范的交接是安全转运的关键。本快捷指南编写的目的是为促进手术室、术后恢复室(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病房医务工作人员间的协作和交流,以提升患者围手术期转运的安全性。

一、转运前对患者的评估与准备

1.转运前应确认患者的情况适合且能耐受转运。

2.转运患者前需对转运设备包括轮椅和推车进行检查,确认无故障后方可对患者实施转运。转运设备应有必要的设置如围栏、束缚带等以防患者掉落[2]。

3.转运前需确认患者所带各种医疗材料设备,如静脉通道、引流袋、监护设备等均稳妥放置,并应方便观察,避免意外受损。

4.根据患者情况准备急救药箱。药箱内应包括升压药物、降压药物、复苏用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基本配置包括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尼卡地平和氢化可的松等。

5.推荐转运车配备急救呼吸囊和监护仪。

二、转运人员的构成及资质要求

患者转运的安全是医务人员的首要职责。患者转运中应有医务人员对患者随时进行观察。转运人员配备应充足。转运情况稳定的患者时转运人员推荐至少两人,即麻醉科医师和护工,对于不稳定的患者应至少四人,其基本构成为麻醉科医师/ICU医师/具有资质的麻醉科护士和手术医师,以及推送转运担架车的护工。

三、非危重患者的转运

(一)转运前

在转运前评估患者情况,是否符合转运的指征[7](如自PACU转出时Aldrete评分应>9分,表18-1)。告知转入部门医护人员必要的患者信息和预计到达时间。根据患者情况准备便携监测设备和通气设备,如便携式脉搏氧饱和度仪和呼吸囊、氧气等。

表18-1 改良Aldrete评分标准

(二)转运中

患者转运一般应由具备资质的麻醉科工作人员和手术医师,以及推车护工共同完成。转运时麻醉科工作人员应在患者头侧,以便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呼吸、意识、呕吐等意外情况。应携带呼吸囊和面罩,做好急救准备。转运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覆盖和保暖。

(三)转运后

转运后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建立必要的监测,给予吸氧等处理。同时转运人员与转入部门人员就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主要情况应进行详细的交接。

(四)供参考的核查清单。

1.患者基本信息和设备

(1)患者腕带信息。

(2)转运设备的配备和检查。

(3)给药设备的配备和检查。

(4)通气设备的配备和检查。

(5)氧源,电源的配备和检查。

(6)静脉通路放置是否妥当,给药途径是否通畅。

(7)便携监测设备的配备和检查。

(8)所有线路和管道放置是否妥当。

2.转运人员到位,对患者情况熟悉

3.转运过程组织

(1)转运时间明确。

(2)转运路线明确。

(3)转入部门已做必要准备。

4.患者病情

(1)呼吸情况。

(2)循环情况。

(3)意识状态。

(4)当前用药。

(5)制动情况。

(6)特殊体位。

(7)强调全程以监测仪器监测生命体征,并据此进行交接班。

四、危重患者的转运

(一)供参考的核查程序

危重患者转运前和转运后均可参考如下ABCDEF法。

A(Airways):

检查通气设备是否完善,是否有故障,连接是否正常,气管导管是否位置恰当,是否有氧源。

B(Breath):

双肺听诊,确认SpO2和ETCO2情况。

C(Circulation):

确认心电监护和血压值,妥善安置动静脉管道。

D(Disconnect):

将气源和电源接头从移动或固定接口断开,转换至新的固定或移动接口。

E(Eyes):

确认转运人员可以看到监护仪显示的情况。

F(Fulcrum):

确认有应急处理预案。

(二)转运前

转运前转出部门与转入部门人员必须沟通,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液体治疗、通气和其他必要情况做说明。按核查程序准备转运所需的便携式监测设备和通气设备,准备需带至转入部门的物品和药品。等待转入部门做好准备的过程中患者情况有任何变化均应及时通知转入部门人员。

(三)转运中

除非紧急情况,否则应待患者情况稳定再行转运,以确保患者安全。转运中应有专人对患者进行观察、监测和支持,转运时麻醉科工作人员应在患者头侧,以便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呼吸、意识、呕吐等意外情况。监测包括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必要时监测心电和血压。呼吸支持可使用便携式呼吸机或呼吸囊手控通气,注意维持供氧。对于危重患者保暖尤其重要[5]。

(四)转运后

转运后,由一名主要负责人员向转入部门人员详细交接患者信息,包括所行手术、血流动力学情况、所行处理措施及效果、呼吸情况。同时其他成员按照核查程序安置患者[6]。

五、转运途中患者并发症防范及应急预案

转运中的安全问题涉及人员、设备和患者三个方面。

(一)人为因素安全并发症

转运中的人为因素主要为核查不严格、沟通不良、交接不完善。建立和使用核查清单、交接清单,建立完善的核查和交接制度可减少此类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二)设备缺陷安全并发症

设备缺陷包括转运设备准备不充分、检查不完善和突发故障。设备检查清单有助于减少此类故障。气源和电源的检查尤为重要。

(三)患者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1.心血管系统

包括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应急预案包括根据患者情况准备急救药品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循环不稳定者转运中应监测血压、心电、脉搏氧饱和度。

2.呼吸系统

低氧血症是最常见的转运中并发症。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和一过性呼吸抑制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并发症还包括气道痉挛、气管导管脱落或被意外拔出、气胸、呛咳等。严密的观察和携带必要的急救设备很重要。运送患者时应携带面罩、呼吸囊、口咽气道。必要时携带气管插管设备。一旦发生气道梗阻可通过托下颌、辅助通气改善,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道。一过性呼吸抑制者应进行辅助通气。紧急情况下可进行气管插管。

3.神经系统

转运中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为躁动。必要的镇静和束缚很重要。转运设备应有保护围栏以防患者跌落。

4.内环境

转运中最常见也容易被忽视的内环境问题是低体温。应注意患者的覆盖,必要时可使用保温毯等设备。

5.其他风险

其他风险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及其引起的反流误吸、窒息。应评估患者风险,及时给予预防措施。呕吐者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吸净呕吐物,避免阻塞气道和误吸。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指南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