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指南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草案)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草案)
发布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
正文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曾称为霉菌性阴道炎,其病原菌是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酵母菌,其他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占少数。本草案提出的VVC诊疗原则及方案,是基于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及治疗原则而制定的。

一、VVC的分类

VVC分为单纯性VVC和复杂性VVC。单纯性VVC是指发生于正常非孕宿主的、散发的、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轻度VVC。复杂性VVC包括:复发性VVC(RVVC)、重度VVC和妊娠期VVC、非白色念珠菌所致的VVC或宿主为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重度VVC是指临床症状严重,外阴或阴道皮肤黏膜有破损,按VVC评分标准(见表1),评分≥7分者。RVVC是指妇女患VVC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且真菌学检查阳性或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者。

表1 VVC评分标准

二、VVC的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外阴瘙痒、灼痛,还可伴有尿痛及性交痛等症状;白带增多。(2)体征:外阴潮红、水肿,可见抓痕或皲裂,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着白色膜状物,阴道内可见较多的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可呈凝乳状。

2.实验室检查:

(1)悬滴法:10% KOH悬滴、镜检,菌丝阳性率70%~80%。生理盐水法阳性率低,不推荐。(2)涂片法:革兰染色后镜检,菌丝阳性率70%~80%。(3)培养法:RVVC或有症状但多次显微镜检查阴性者,应采用培养法诊断,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VVC诊断流程见图1。

三、VVC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1.积极去除VVC的诱因。

2.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首次发作或首次就诊是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时期。

3.性伴侣无需常规治疗。但RVVC患者的性伴侣应同时检查,必要时给予治疗。

图1 VVC诊断流程图

(二)治疗方案

1.单纯性VVC:

首选阴道用药,下述方案任选一种,具体方案如下:

(1) 阴道用药

●咪康唑栓400mg,每晚1次,共3d。

●咪康唑栓200mg,每晚1次,共7d。

●克霉唑栓500mg,单次用药。

●克霉唑栓100mg,每晚1次,共7d。

●制霉菌素泡腾片10万U,每晚1次,共14d。

●制霉菌素片50万U,每晚1次,共14d。

(2) 口服用药

●伊曲康唑:200mg,2次/d,共1d。

●氟康唑:150mg,顿服,共1次。

2.重度VVC:

首选口服用药,症状严重者,局部应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唑类霜剂。

(1) 口服用药

●伊曲康唑:200mg,2次/d,共2d。

●氟康唑:150mg,顿服,3d后重复1次。

(2) 阴道用药:

在治疗单纯性VVC方案基础上,延长疗程。

3.妊娠期VVC:

早孕期权衡利弊慎用药物。可选择对胎儿无害的唑类药物,以阴道用药为宜,而不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具体方案同单纯性VVC。

4.RVVC:

治疗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根据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药物。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半年。

强化治疗可在口服或局部用药方案中任选一种,具体方案如下:

(1) 口服用药

●伊曲康唑200mg,2次/d,共2~3d。

●氟康唑150mg,3d后重复1次。

(2) 阴道用药

●咪康唑栓400mg,每晚1次,共6d。

●咪康唑栓200mg,每晚1次,共7~14d。

●克霉唑栓500mg,3d后重复1次。

●克霉唑栓100mg,每晚1次,共7~14d。

巩固治疗:鉴于目前国内、外没有成熟的方案,下列方案仅供参考。

(1) 口服用药

小剂量、长疗程达6个月。

(2) 阴道药物

●咪康唑栓400mg,1次/d,每月3~6d,共6个月。

●克霉唑栓500mg,1次/月,共6个月。

VVC治疗流程见图2。

图2 VVC治疗流程图

四、随访

重视治疗后随访,对VVC在治疗结束后7~14d和下次月经后进行随访,两次阴道分泌物真菌学检查阴性,为治愈。对RVVC在治疗结束后7~14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1次。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指南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