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目的
了解阴囊及其内容物(睾丸、附睾、精索、附件)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对阴囊及其内容物的疾病作出诊断,以及相关疾病治疗后随访与评估。
二、超声在阴囊影像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高频超声是诊断阴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大部分阴囊疾病通过超声检查即可获得明确诊断,尤其是对于微小病变的检出率远高于其他影像技术检查。
三、适应证
1.阴囊急症(急性炎症、扭转、梗死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阴囊外伤程度的判断。
3.阴囊疼痛等不适症状病因的鉴别。
4.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曲张程度的评估。
5.实验室检查,发现肿瘤指标或生化免疫指标异常(AFP、HCG、性腺激素等)者,睾丸肿瘤的排查。
6.判断阴囊结节、肿块的来源与性质。
7.不育症病因的筛查。
8.了解睾丸、附睾的发育。
9.相关疾病随访、治疗后评估。
10.超声引导定位睾丸、附睾活检、抽吸等。
四、禁忌证与局限性
1.无特殊禁忌证。
2.部分腹腔、盆腔隐睾不易发现。
3.诊断的准确性受检查者技巧及仪器性能影响。
五、检查前准备
一般不需特殊准备,寻找盆腔内隐睾时,膀胱保持适度充盈。检查婴幼儿时,可给予适量镇静剂。
六、检查技术
(一)仪器设备
1.选用彩色血流显像的超声检查仪。
2.采用高频率线阵探头,频率8~14MHz,阴囊明显肿大,不能显示全貌时,以及寻找腹盆腔内隐睾时加用低频率(3~8MHz)凸阵探头。
(二)仪器调节
1.灰阶超声
调节灰阶超声成像的频率、增益、TGC曲线、聚焦点和成像深度等,以保证能够完整、清晰显示阴囊内各结构。
2.彩色多普勒超声
调节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速度标尺、频率、增益、聚焦点等,以保证既无噪声信号、又最敏感。
3.脉冲多普勒超声
调节血流速度标尺、增益、零位基线等,校正取样角度。
(三)体位
1.患者取仰卧位,以充分暴露阴囊。
2.检查精索静脉曲张时,应取站立位或坐位。
(四)检查方法
1.嘱患者处于平静呼吸状态。
2.双侧对比扫查阴囊及其内容物。
3.按解剖结构序贯扫查。
4.用灰阶超声完整显示阴囊及其内容物。
5.彩色多普勒观察睾丸、附睾及精索内血流的变化,观察病灶血流的变化。必要时,脉冲多普勒测量相关血管的血流参数。
6.检查精索静脉曲张时,患者立位或坐位,应用彩色多普勒和(或)脉冲多普勒,在不同的呼吸状态(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lva动作)下,观察静脉血流各参数。
7.检查隐睾、斜疝时,应取坐位或立位,并加用Valsalva动作。
七、正常阴囊及其内容物的超声表现
(一)阴囊壁及鞘膜腔
1.阴囊壁
前壁厚度一致,皮肤呈等回声,内膜呈低回声,睾丸鞘膜壁层呈高回声。中隔及后壁内可有脂肪堆积。阴囊壁内血流信号不易显示。
2.鞘膜腔
内壁光滑,腔内有少量液体。
(二)睾丸
1.位置与数目
位于两侧阴囊内,左右各一(图6-1)。
2.形态与体积
呈微扁椭圆形,体积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变化。
3.边界
表面被膜光滑,呈线状高回声。
4.内部回声
实质呈中等的细密回声,分布均匀。可见穿隔血管穿行。
图6-1 正常睾丸
睾丸横切,箭:睾丸纵隔
5.纵隔
位于睾丸边缘、附睾一侧,呈条索状高回声。
6.彩色多普勒
向心动脉和离心动脉的血流信号呈点状、短棒状、条状,包膜动脉位于被膜下,穿隔动脉自纵隔穿过实质至对侧包膜下。
7.脉冲多普勒
睾丸穿隔动脉、包膜动脉血流频谱呈低速低阻型,向心动脉和离心动脉呈低速低阻型。
(三)附睾
1.位置与数目
通常位于睾丸后外方,与睾丸阴囊壁相连,头部附着于睾丸上极,尾部附着于睾丸下极。左右各一。
2.形态与大小
头部和尾部膨大,体部狭小。
3.边界
与睾丸阴囊壁分界清晰。
4.内部回声
头部回声与睾丸实质相似,呈中等的细密回声,分布均匀。体部尾部呈低回声,分布均匀。
5.彩色多普勒
附睾内可有少量血流信号,以头部容易显示。
6.脉冲多普勒
动脉血流频谱以低速低阻型为主。
(四)附件
1.位置与数目
通常位于睾丸上极、附睾头部旁,睾丸附件、附睾附件左右各一个,少数者可超过4个(图6-2)。
图6-2 正常睾丸附件
2.形态与边界
大多数呈带蒂椭圆形,被膜光滑,少数呈其他形状。
3.内部回声
大多数呈均匀等回声,少数呈低回声或呈囊性或伴有钙化灶。
4.彩色多普勒
附件内血流信号不容易显示。
(五)精索
1.位置与数目
位于阴囊根部、睾丸上极后方,左右各一。
2.形态与边界
呈条索状,横断面呈椭圆形或圆形,被膜显示尚清晰。
3.内部回声
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到数条管状样结构。
4.蔓状静脉丛
呈多条走向弯曲的管状结构。
5.输精管
大多数可显示,位于精索背侧,走行平直,管壁厚、管腔小。
6.彩色多普勒
精索内可见数条走向较平直的动脉,不易显示蔓状静脉丛、精索内静脉及精索外静脉的血流信号。
7.脉冲多普勒
睾丸动脉(精索内动脉)为低阻型频谱,提睾肌动脉(精索外动脉)为高阻型频谱。
八、正常阴囊及其内容物的正常测量方法与参考值
1.阴囊壁
切面垂直于阴囊壁,测量壁的厚径,前壁<5mm,中隔、后壁的厚度有变异,可达10mm以上。
2.睾丸
最大纵切面和横切面,分别测量长径(上下径)、宽径(左右径)、和厚径(前后径)。长径3.5~4.5cm,宽径2~3cm,厚径1.8~2.5cm。
3.附睾
最大纵切面,在附睾头膨大部、附睾中部和尾部,垂直于附睾表面,分别测量头部、体部和尾部的厚径。头部厚径<1cm,体部厚径<0.5cm,尾部厚径<0.8cm(图6-3)。
图6-3 附睾测量方法
4.精索
精索最大横切面,测量其最大横径(左右径)或厚径(前后径)。横径<1cm。
5.附件
最大纵切面,测量其长径(上下径)和厚径(前后径)。长径<1cm,厚径<0.5cm。
九、阴囊超声检查的观察内容与评估指标
(一)阴囊及鞘膜腔
1.阴囊壁
形态是否完整、中膈是否存在,壁有无增厚,回声是否均匀,血流信号是否增多;壁内有无病灶,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供状态。
2.鞘膜腔
内壁是否光滑;有无积液及其透声与形态(包裹性与非包裹性)、积液量;有无斜疝及结石等。
(二)睾丸附睾
1.睾丸附睾的位置与毗邻关系,数目、大小与形态,内部回声是否均匀,血流信号是否增多。
2.睾丸附睾内有无病灶,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供状态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精索与精索静脉
1.精索的位置与睾丸附睾的关系,是否增粗,血管是否扩张。
2.精索内有无病灶,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供状态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
3.精索的走行是否迂曲,或扭曲,呈线团征、漩涡征,血流信号是否中断。
4.精索内静脉、蔓状静脉丛及精索外静脉是否扩张与反流,静脉内径大小,在不同的呼吸状态(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lva动作)下的血液反流程度。
(四)输精管道
1.睾丸网、输出小管及附睾管是否扩张,是否存在梗阻,先天性或是获得性。
2.阴囊内输精管能否显示,连续性是否完整,管腔有无扩张或狭窄,管壁有无增厚,均匀增厚或局限性增厚,血供状态。
3.管腔内透声情况,有无碎屑、钙盐等沉积物,有无结节。
(五)附件
附件的大小、回声、血供状态,位置是否固定,有否触痛。
十、阴囊及其内容物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与评价
(一)急性睾丸附睾炎
1.超声表现
(1)急性附睾炎,多发生于附睾尾部,尾部明显肿大,呈不均匀低回声,血流信号明显增多。严重者,炎症累及整个附睾。
(2)急性睾丸炎,单侧多见,睾丸弥漫性肿大,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明显增多,呈扇形分布。动脉血流频谱呈高速低阻型。
(3)脓肿表现为含细点状、絮状回声的液性区,边界不清晰,内无血流信号(图6-4)。
图6-4 急性附睾炎伴脓肿
右侧附睾肿大,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尾部内见脓肿(箭)
(4)精索炎症多伴发于急性附睾炎,精索增粗,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匀。
(5)伴发阴囊壁增厚,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
(6)睾丸鞘膜腔少量积液。
2.超声评价
(1)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察睾丸附睾的形态、回声及血流状态,能够判别炎症的存在及其程度。
(2)急性睾丸附睾炎的超声表现,结合其临床表现如阴囊急性肿大、发红、疼痛等,能够与睾丸附睾结核相鉴别。
(3)急性睾丸附睾炎治疗过程中的超声随访,能够帮助临床了解疗效。
(二)慢性附睾炎
1.超声表现
(1)炎症多发生于附睾尾部。
(2)尾部轻度肿大,病灶无明显边界,呈不均匀低到等回声。
(3)病灶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2.超声评价
(1)慢性炎性所形成的附睾结节,有时易与附睾精子肉芽肿、附睾结核相混淆,超声引导下进行病灶组织活检有助于鉴别。
(2)附睾慢性炎性病灶呈等回声时,超声检查容易误诊。应结合触诊进行甄别。
(三)睾丸附睾结核
1.超声表现
(1)附睾结核,附睾尾部肿大,病灶无明显边界,多呈不均匀低回声,血流信号增多、分布不均匀,严重者结核累及整个附睾,甚至睾丸、阴囊壁(图6-5)。
(2)睾丸结核,多伴发于附睾结核,病灶以散在低回声结节多见,血流信号增多。
(3)结核脓肿,呈含有细点状、絮状回声的液性区,边界不清楚,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图6-5 附睾尾结核
左侧附睾尾部肿大,呈不均匀低回声,血流信号增多
(4)慢性期,病灶无明显边界,多呈等至高回声,分布不均匀,也可见到钙化斑。病灶内有少量血流信号显示。
(5)阴囊壁结核,壁局部增厚,病灶无明显边界,多呈不均匀低回声,或可见到脓肿液性区,常伴有鞘膜腔积脓。
2.超声评价
(1)根据睾丸附睾结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改变及相关病史,能够作出诊断。
(2)对附睾结核不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容易与慢性炎症及肿瘤相混淆。
(3)部分患者附睾结核可无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当超声表现怀疑附睾结核时,要进一步检查泌尿系、肺脏等,以帮助诊断。
(四)睾丸恶性肿瘤
1.超声表现
(1)肿瘤小者数毫米,大者可占据整个睾丸。单发为主,双侧多发性见于继发性睾丸肿瘤。睾丸不同程度肿大,瘤体多呈低~等回声,分布不均匀,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睾丸被膜回声不完整,提示肿瘤的浸润。
(2)精原细胞瘤,多呈不均匀低回声团块,边界较清楚,血流信号丰富,分布杂乱(图6-6)。
图6-6 睾丸精原细胞瘤
左侧睾丸肿大,瘤体(箭)占据大部分睾丸
(3)畸胎癌,回声杂乱,可呈多房性囊性团块,边界较清楚,分隔厚薄不一,实性区域血流信号较丰富。
(4)卵黄囊瘤,以实性为主,回声不均匀,边界清楚,血流信号丰富。
(5)肾上腺残余瘤,睾丸网处低回声不均匀团块,边界较清楚,血供丰富,以双侧多见。
2.超声评价
(1)高频超声能够发现毫米级的睾丸肿瘤,结合临床病史以及AFP、β-HCG等血液瘤标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睾丸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2)睾丸肿瘤大多数为恶性肿瘤,结合患者的年龄有助于肿瘤性质的判断。睾丸卵黄囊瘤、肾上腺残余瘤多见于儿童,中老年人的睾丸肿瘤多为精原细胞瘤、混合生殖细胞瘤。
(五)睾丸良性肿瘤
1.超声表现
(1)表皮样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常常呈“洋葱环”征,或呈“漩涡”状分布。瘤内无血流信号显示(图6-7)。
图6-7 睾丸表皮样囊肿
囊肿内部呈“洋葱环”征(箭)
(2)畸胎瘤,多呈多房性囊性团块,边界清楚,囊腔内含有细点状回声及团状强回声等,实性区域见少量血流信号(图6-8)。
(3)间质性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多呈低回声,分布较均匀,有的瘤内可见钙化斑。大多数瘤体可见到较丰富血流信号。
2.超声评价
(1)睾丸良性肿瘤,临床不多见。表皮样囊肿、良性畸胎瘤有较特异超声表现,可获得明确诊断,但对恶性畸胎瘤的诊断有一定难度。
(2)睾丸间质性肿瘤,常常与恶性肿瘤相混淆。
图6-8 睾丸畸胎瘤
瘤体(箭)占据大部分睾丸,呈多房性,囊腔内见团状强回声
(六)附睾肿瘤
1.超声表现
(1)附睾肿瘤,大多数为单发,以附睾尾部居多。
(2)良性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呈低至高回声,分布均匀或欠均匀,血流信号不丰富(图6-9)。囊腺瘤呈多房囊性。
图6-9 附睾尾部腺瘤样瘤
右侧附睾尾部等回声结节,边界清楚
(3)恶性肿瘤,呈块状,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较丰富。
2.超声评价
(1)附睾肿瘤临床不多见,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常见的有腺瘤样瘤等。
(2)附睾肿瘤,常常与炎症结节、精子肉芽肿、结核相混淆,应注意结合病史进行鉴别。
(七)睾丸附睾囊肿
1.超声表现
(1)睾丸囊肿,单发为主,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囊内透声好,或伴有后方回声增强。位于纵隔内为睾丸网囊肿,位于睾丸被膜内为白膜囊肿(图6-10)。
图6-10 睾丸白膜囊肿
囊肿(箭)呈圆形,囊内透声好
(2)附睾囊肿,单发或多发,以附睾头内多见,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囊内透声好(图6-11)。
(3)精液囊肿,多位于附睾头内或附睾头旁,囊液内可见大量细点状回声。
图6-11 附睾囊肿
2.超声评价
(1)睾丸囊肿,超声检查容易获得可靠诊断,但白膜囊肿体积较小、位置表浅,容易漏诊,应结合触诊进行检查。
(2)附睾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附睾头内,液性区呈条状,要考虑为输出小管扩张。
(八)睾丸及睾丸附件扭转
1.超声表现
(1)睾丸扭转,睾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或见小片状低回声区,或见放射状低回声。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或无血流信号显示。精索末段扭曲,呈“线团”征。附睾肿大,回声不均匀。患侧阴囊壁增厚,回声不均匀。患侧睾丸鞘膜腔少量积液(图6-12)。
(2)睾丸附件扭转,附件肿大,位于睾丸上极或附睾头旁,边界尚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无血流信号显示。附睾头或附件周围组织肿胀,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同侧阴囊壁增厚、睾丸鞘膜腔少量积液(图6-13)。
2.超声评价
(1)睾丸扭转、附件扭转是阴囊急症的常见病因,临床检查不易明确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判断是否扭转,评估睾丸缺血程度,结果可靠,是鉴别阴囊急症的最佳方法。
图6-12 睾丸扭转
睾丸横切,实质内见小片状低回声区,精索末段扭曲呈“线团”征(箭)
图6-13 附件扭转
(2)少数不典型睾丸扭转(<360°)、睾丸扭转自动松解及小附件扭转也可能被误诊,应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及超声密切随访进行鉴别。
(九)睾丸及阴囊损伤
1.超声表现
(1)睾丸钝挫伤,睾丸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被膜连续完整,损伤区位于被膜下,多呈不均匀低回声,边界不清晰,或为液性区,内多无血流信号显示(图6-14)。
图6-14 睾丸外伤
睾丸钝挫伤,被膜完整,损伤区(箭)呈不均匀低回声,边界不清晰
(2)睾丸挫裂伤,睾丸明显增大,被膜连续性中断,实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内多无血流信号显示。鞘膜腔积液,内可见回声不均匀团块,形态不规则,无血流信号显示。
(3)睾丸破碎,睾丸附睾显示不清,阴囊内回声杂乱,含有不规则液性区,无明显血流信号显示。
(4)阴囊壁损伤,局部壁增厚,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血肿,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液性区,边界不清晰,内含有细点状、絮状回声。
2.超声评价
(1)睾丸、阴囊外伤主要表现为阴囊胀痛,临床检查难以判断其损伤程度。超声检查能够明确判断睾丸、阴囊外伤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2)通过观察阴囊、睾丸、附睾的形态、内部结构及血流信息,大多数外伤病例可获得明确诊断。但也要注意与睾丸梗死、斜疝嵌顿、睾丸扭转等相鉴别。
(十) 睾丸先天发育异常
1.超声表现
(1)隐睾,多位于腹股沟、盆腔内环处,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呈均匀低回声。隐睾明显增大、回声不均匀,或内见低回声结节,要注意恶变的可能。隐睾突然肿大,疼痛明显要注意扭转的可能(图6-15)。
图6-15 腹股沟隐睾
隐睾(箭)周围伴有积液
(2)睾丸发育不良,大多数为双侧,实质回声均匀,血流信号减少。体积明显小于同龄组睾丸,达30%以上。
(3)多睾畸形,三睾畸形最为常见,多余的睾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多位于同侧主睾丸旁,其体积小于健侧睾丸,主睾丸体积也小于健侧睾丸。多余睾丸的回声与正常睾丸相似,也可见到少量血流信号(图6-16)。
图6-16 多睾
左侧阴囊内见2个上下排列的睾丸(箭)
2.超声评价
(1)睾丸先天发育异常包括睾丸下降异常、发育不良、畸形等,超声检查能够发现这些异常,并进行鉴别,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2)睾丸下降异常是指出生后睾丸仍未降入并固定于阴囊底部,根据睾丸的位置和移动情况,可分为隐睾、阴囊高位睾丸、滑行睾丸、回缩睾丸和异位睾丸。超声检查能够发现这些异常,并进行详细的解剖定位和分类。
(十一)精索静脉曲张
1.超声表现
(1)蔓状静脉丛扩张,内径超过1.5mm,Valsalva试验时,静脉丛内出现反向血流。静脉明显扩张者,血液回流缓慢,或伴精索外静脉的扩张、回流增多。
(2)精索静脉反流阳性的彩色多普勒诊断标准:患者站立位,Valsalva试验时,蔓状静脉丛连续出现反流、时间超过1分钟。
(3)精索静脉反流的彩色多普勒分级
1)0级:Valsalva试验,蔓状静脉丛反流呈阴性,静脉丛最大内径小于1.5mm;
2)Ⅰ级:仅Valsalva试验,蔓状静脉丛反流呈阳性,静脉丛静脉最大内径大于1.5mm(图6-17);
图6-17 精索静脉曲张
3)Ⅱ级:深呼吸时,蔓状静脉丛反流呈阳性,Valsalva试验反流加重,静脉丛静脉最大内径多大于2.2mm;
4)Ⅲ级:平静呼吸时,蔓状静脉丛反流即呈阳性,深呼吸及Valsalva试验反流加重,静脉最大内径多大于2.5mm(图6-18)。
2.超声评价
(1)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替代了X线静脉造影、成为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和分级的主要方法。
(2)既往认为精索静脉曲张时蔓状静脉丛多超过1.8~2mm。应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技术研究发现,蔓状静脉丛正常内径≤1.5mm,内径在1.6~1.8mm之间的蔓状静脉丛常常可检测出较明显的反流。蔓状静脉丛内径与反流程度成正比。
(3)根据蔓状静脉丛反流血液的回流方向,可分为“回流型”“分流型”和“瘀滞型”。
(4)继发性不育症患者中,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高达80%左右,精索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级和分型,目的在于指导治疗。研究认为,Ⅱ级、Ⅲ级反流的精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的精液质量容易得到改善,但Ⅰ级反流术后患者精液质量改善不明显。
图6-18 精索静脉曲张
左侧精索静脉丛Ⅲ级反流,平静呼吸时可见少量反流,Valsalva试验大量反流
(十二)鞘膜积液
1.超声表现
(1)睾丸鞘膜积液,少量积液,液体常聚集于睾丸上极、下极周围的鞘膜腔,中~大量积液,液体聚集、充盈整个鞘膜腔(图6-19)。
(2)精索鞘膜积液,液体沿精索聚集于其周围,呈长椭圆形,边界清楚(图6-20)。
(3)睾丸精索鞘膜积液,液体同时聚集于睾丸鞘膜腔及精索(阴囊段)鞘膜腔(图6-21)。
(4)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或(和)睾丸鞘膜腔内聚集的液体,在平卧位或挤压时可流入腹腔。
(5)鞘膜积液常为无回声,伴有炎症、出血时,积液内出现细点状、带状或絮状回声。
图6-19 睾丸鞘膜大量积液
图6-20 精索鞘膜积液
2.超声评价
(1)阴囊透光试验可区别单纯性鞘膜积液或实性肿块,但鞘膜积液合并鞘膜壁层增厚、炎症或出血时,透光试验可能误诊。同时也不能排除是否存在睾丸附睾的疾病。超声检查可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2)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各有相应的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容易区别。
图6-21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
(十三)睾丸微小结石
1.超声表现
(1)睾丸大小正常,实质内血流信号分布正常。
(2)结石多发生于双侧睾丸内,多为散在分布。
(3)结石呈点状强回声,后无声影,直径<1mm(图6-22)。
图6-22 睾丸微小结石
2.超声评价
(1)随着超声探头分辨力的提高,睾丸微小结石的检出率也逐渐提高。
(2)睾丸微小结石是由于睾丸曲细精管萎缩、上皮细胞脱落和钙盐沉着所引起的,是良性病变。多伴发于睾丸发育不良、精索静脉曲张等,可能与不育症有关。应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
(3)睾丸微小结石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也要注意不要将钙化灶误为睾丸微小结石。
(十四)鞘膜腔结石
1.超声表现
(1)结石位于鞘膜腔内,单个或多个,大多数呈椭圆形,多为数毫米,可移动。
(2)结石呈点状、团状强回声,或伴有声影(图6-23)。
图6-23 睾丸鞘膜腔结石
2.超声评价
(1)鞘膜腔结石是由鞘膜腔结构组织的坏死脱落、钙化引起的,可移动,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
(2)不要将钙化的附件、鞘膜壁钙化灶误为鞘膜腔结石。
(十五)斜疝
1.超声表现
(1)斜疝,呈条索状,其体积容易变化。疝内容物为大网膜时,呈不均质高回声,无明显蠕动现象,但可滑动,内有少量血流信号显示;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可见到肠壁、肠腔,存在肠蠕动,肠壁内有少量血流信号显示(图6-24)。
图6-24 斜疝
疝内容物为大网膜(箭)
(2)大网膜嵌顿,大网膜不滑动,内无血流信号显示;肠管嵌顿,肠腔明显扩张,肠壁内无血流信号显示,肠蠕动亢进或消失。
2.超声评价
(1)斜疝内容物主要为大网膜和肠管,这两者具有可滑动性和相应的声像图表现,容易与鞘膜积液、精索肿瘤相鉴别。
(2)通过识别疝囊入口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能够区别腹股沟斜疝或直疝。
(十六)近段输精管道先天性梗阻
1.超声表现
(1)先天性睾丸网扩张,多为双侧性,纵隔内睾丸网呈“网格”样囊状扩张,“网格”内多无血流信号显示(图6-25)。
图6-25 睾丸网扩张
睾丸网扩张呈“网格”样,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2)附睾畸形,附睾形态异常,常见的有体尾部局部缩窄或缺如。畸形部位以上的附睾管、输出小管、或睾丸网的扩张(图6-26)。
图6-26 附睾畸形
左侧附睾体尾部缺如(箭),头体部回声不均匀,附睾管、输出小管轻度扩张
(3)输精管缺如,节段性缺如者,缺如部位以上(近段)的输精管扩张,同时伴有附睾管、输出小管及睾丸网扩张,均呈细“网格”样改变。
2.超声评价
(1)近段输精管道包括睾丸网、附睾管、输出小管、阴囊段输精管,高频超声检查能够发现这些管道是否扩张,并可初步判断扩张的原因。
(2)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判别梗阻性或非梗阻性无精症,能够区别先天性梗阻或继发性梗阻。
十一、阴囊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
(一)睾丸附睾的炎症与结核的鉴别诊断
1.急性睾丸附睾炎,临床表现为阴囊急性肿大、发红、疼痛,以一侧多见,少数患者伴有高热、寒战等症状;大多数的睾丸附睾结核继发于泌尿系结核,以附睾肿块为常见表现,并有反复发作病史。重症者,结核病灶可蔓延至精索、阴囊壁。
2.急性睾丸炎多伴发于急性附睾炎,双侧睾丸炎症常继发于流行性腮腺炎。
3.急性睾丸炎应注意与睾丸扭转后松解相鉴别。扭转松解,疼痛明显减轻,而睾丸内血供增多。
4.少数附睾结核并无相应的症状与体征,也无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不易与慢性炎症及肿瘤相鉴别。
(二)睾丸附睾肿瘤的鉴别诊断
1.大多数的睾丸肿瘤为原发性恶性肿瘤,精原细胞瘤为成年人最常见,胚胎癌、畸胎瘤(癌)多见于青少年,卵黄囊瘤为婴幼儿最常见。
2.血液瘤标检查,α-FP升高见于卵黄囊瘤、畸胎癌及大部分的胚胎癌;HCG阳性见于绒癌、大部分的胚胎癌及少部分的精原细胞瘤。
3.附睾肿瘤较少见,大部分为良性肿瘤,以腺瘤样瘤居多。
4.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生长迅速。
5.肿瘤要注意与结核、炎症相鉴别。原发性肿瘤形态多呈球形,常为偶然发现;结核、局灶性炎症,一般无明显球形感,具有相应的症状与体征。
(三)睾丸附睾囊肿的鉴别诊断
1.睾丸囊肿应注意与睾丸小肿瘤、睾丸内静脉曲张及动脉瘤等相鉴别。
2.附睾头部囊肿要与附睾囊性附件相鉴别。
(四)睾丸及睾丸附件扭转的鉴别诊断
1.睾丸扭转应注意与急性睾丸炎相鉴别。睾丸不完全扭转早期(<6小时),睾丸的声像图可无明显变化,应结合发病急骤、剧痛等临床表现及超声随诊进行甄别。
2.睾丸扭转自行松解也应注意与急性睾丸炎相鉴别。扭转时一侧阴囊突发剧痛,扭转自行松解时,睾丸内血流信号虽然明显增多,但疼痛可明显减轻。
3.附件扭转要与睾丸扭转、急性附睾炎症相鉴别。附件扭转一侧阴囊轻度红肿,局部触痛明显,或局部阴囊皮肤呈现“蓝点”征,声像图可见到无血流信号、肿大的附件。
(五)睾丸及阴囊损伤的鉴别诊断
1.睾丸钝挫伤要注意与睾丸梗死或局灶性炎症相区别,通过相关病史进行鉴别。
2.睾丸破碎要注意与斜疝嵌顿相鉴别,寻找睾丸是鉴别的关键。
3.阴囊外伤也可导致睾丸扭转,应注意相关声像图的识别。
(六)睾丸先天发育异常的鉴别诊断
1.隐睾要与腹股沟或腹膜后肿大的淋巴结相鉴别。隐睾单个、回声均匀,肿大淋巴结呈多发、回声不均匀,或可见髓质。在外力作用下,腹股沟淋巴结不移动,隐睾可滑动。
2.睾丸发育不良要注意与睾丸萎缩相鉴别。睾丸扭转、外伤或急性炎症均可导致睾丸萎缩。
3.多睾要与睾丸旁肿瘤相鉴别。多睾自幼就被发现,常常随着睾丸发育而增大。
(七)精索静脉曲张的鉴别诊断
1.蔓状静脉丛扩张程度与反流量呈正比,当蔓状静脉丛内径超过1.5mm、并于Valsalva试验出现反流阳性,即可考虑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
2.精索静脉曲张要注意与精索外静脉扩张及阴囊后壁静脉曲张相鉴别,精索外静脉走向平直、位于静脉丛后方,阴囊后壁静脉位于阴囊后壁及中隔内,两者即使Valsalva试验也不易出现反流。
3.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是指因肥胖、或阴囊收缩等原因,以致临床触诊未发现精索静脉曲张,而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存在蔓状静脉丛扩张和反流。
4.大多数精索静脉曲张反流的血液沿精索内静脉回流至下腔静脉,即为“回流型”;有的病例,部分反流的血液是通过精索外静脉回流至髂外静脉,即为“分流型”;极少数病例,因精索内静脉受压(远端“胡桃夹”征)使蔓状静脉丛扩张明显,但反流不显著,即为“淤滞型”。
(八)鞘膜积液的鉴别诊断
鞘膜积液要注意与囊肿相鉴别,鞘膜积液围绕睾丸、精索周围,囊肿位于睾丸、精索一侧。
(九)睾丸微小结石、鞘膜腔结石的鉴别诊断
1.睾丸微小结石应与睾丸钙化灶相鉴别,钙化灶呈局灶性强回声,为小斑片状或短棒状或其他形状。
2.鞘膜腔结石要与睾丸鞘膜壁钙化灶鉴别,后者位于鞘膜壁内、不移动。
(十) 斜疝的鉴别诊断
1.斜疝为大网膜时,应注意与精索肿瘤相鉴别,精索肿瘤位置固定,不滑动。
2.腹股沟斜疝应与直疝相鉴别。注意识别疝囊入口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入口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上方者为斜疝,疝囊入口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下方者为直疝。
(十一)输精管道先天性梗阻的鉴别诊断
输精管道的先天性梗阻要注意与继发性梗阻相鉴别,继发性梗阻包括输精管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肿瘤、外伤、手术等,均可导致病灶、损伤部位以上(近段)的输精管道扩张,均有病灶或损伤的相应的病史及超声表现。
十二、检查报告书写规范
检查报告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参考,要用电脑打印为妥,并将图像与报告以电子文档形式长期保存于PACS或超声工作站。
(一)图像部分
检查脏器与阳性结果应有超声图片,图像清晰,体位标识清楚。条件允许时,应在超声工作站或PACS留存检查脏器及病变在不同超声断面上的图片,包括动态影像。
(二)文字部分
1.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包括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室、检查部位等,超声影像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病区、床号。
2.超声描述
(1)阴囊壁(厚度、回声、血流信号等)
(2)鞘膜腔(有否积液等)
(3)睾丸(大小、形态、被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等)
(4)附件(是否可见、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等)(必要时描述)
(5)附睾(形态、附睾头体尾厚度、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等)
(6)输精管(能否显示、内径、内部回声等)(必要时描述)
(7)精索(形态、厚度、内部回声、精索静脉是否扩张、血流信号等)
3.超声诊断及建议
超声诊断意见是对上述文字描述和图像的总结,是超声医师依据专业知识对它的主观判断,包括物理诊断和疾病诊断,对于不明确的诊断,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关的建议。
(1)物理诊断:
病变的物理性质,包括部位、形态、解剖结构比邻关系及性质(实性、囊性、囊实性、钙化等)。
(2)疾病诊断:
结合临床资料给出可能的诊断,可按可能性的大小依次给出多个(一般不超过2个)。
(3)建议:
必要时给出建议,譬如定期复查、建议其他检查等。
4.落款
包括检查超声医师的签名、检查时间及报告时间,记录者的署名。
1.薛恩生,林礼务,林晓东,等.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近段输精管道梗阻部位与病因的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12):739-741.
2.薛恩生,林礼务,林晓东,等.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睾肿块诊断方法的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6(20):23-25.
3.薛恩生,林礼务,林晓东,等. 睾丸下降异常的超声解剖定位及其分类的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8):601-603.
4.陈舜,薛恩生,林礼务,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生殖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6,3(4):229-231.
5.薛恩生,林礼务,林晓东,等. 多睾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1):77.
6.薛恩生,黄毅斌,林礼务,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不全扭转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8):622-624.
7.余亮,薛恩生,林礼务,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附睾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8,5(2):46-48.
8.薛恩生,梁荣喜,林礼务,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术后生育力指数变化的预测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1):36-39.
9.陈舜,薛恩生,梁荣喜,等.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附睾肿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6):1166-1167.
10.薛恩生.阴囊及其内容物疾病的超声诊断.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16.
11.李泉水.浅表器官超声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12.姜玉新,王志刚.医学超声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3.Xue ES,Chen S,Liang RX,et al.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findings in epididymal malformations. J med Ultrasonics,2014,41(1):57-62.
14.Alam K,Maheshwari V,Varshney M,et al. Adenomatoid tumour of testis.BMJ Case Reports,2011,doi:10.1136/bcr.01.2011.3790.
15.Jedrzejewski G,Ben-Skowronek I,Wozniak MM,et al.Testicular adrenal rest tumors in boys with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3D US and elastography-Do we get more information for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J Pediatr Urol,2013,9(6):1032-1037.
16.Sung EK,Setty BN,Castro-Aragon I.Sonography of the Pediatric Scrotum:Emphasis on the Ts—Torsion,Trauma,and Tumors.AJR Am J Roentgenol,2012,198(5):996-1003.
17.Rifkin MD,Cochlin DLI.Imaging of the Scrotum and Penis. by Martin Dunitz,London,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