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应用指征和禁忌证 121
二、PAC的操作 122
三、PAC参数及临床解读 123
四、PAC并发症 130
肺动脉导管(PAC)可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肺动脉压力(PAP)、心排出量或者心排出量指数(CO/CI)、每搏量或者每博量指数(SV/S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指标。其中PAP,PAWP,PVRI,SvO2是其特异性测定指标。PAC可作为对心脏疾患、肺动脉高压、休克等不同医学状况进行围手术期诊断、病情及疗效评估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临床应用指征和禁忌证
(一)临床应用指征
根据患者术前评估结果、手术风险以及手术类型、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以及对PAC指标的解读能力作出判定。
1.患者因素
低危:
ASA Ⅰ~Ⅱ级; 或者NYHA Ⅰ级
中危:
ASA Ⅲ级; 或者NYHA Ⅱ级
高危:
ASA Ⅳ~Ⅴ级;或者NYHA Ⅲ~Ⅳ级
2.手术风险
低风险:
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低。
中风险:
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但不会严重影响全身的氧供需平衡,有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但死亡率并不高。
高风险:
显著血流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改变,高围手术期重要脏器并发症,较高死亡率。
3.操作者的熟悉程度
熟悉:
完全掌握PAC操作、参数解读和诊治能力
较熟悉:
每年少量PAC操作训练,参数解读和诊治能力有限
不熟悉:
从未接受PAC操作训练,无参数解读和诊治能力。
在熟悉PAC的条件下,根据患者因素和手术风险作出临床适应证判定。高风险手术的中高危患者均是选用PAC的临床适应证,其他医学状况则应根据患者获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PAC。
(二)禁忌证
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狭窄、右心房或右心室内肿瘤、法洛四联症等病例一般不宜使用PAC。严重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近期放置起搏导管者为相对禁忌证。
二、PAC的操作
(一)操作前准备
准备多功能血流动力学监护仪、心排出量测定仪、压力套装(压力袋、肝素盐水、排气并校零)、PAC穿刺套件。
(二)PAC置入途径
首选经皮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也可经其他深静脉路径置入PAC。
(三)操作技术
经颈内静脉途径置入PAC导管,在置入20cm左右时,导管前端即可达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可记录到低平上腔静脉或右房压波形;给予导管气囊充气,使PAC导管顺血流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导管尖端达右心室时,压力突然升高,下降支又迅速回到零点,出现典型的右心室(RVP)波形。当置入40cm左右后,导管进入肺动脉(PAP),此时收缩压改变不大,而舒张压显著升高,大于右心室舒张压,呈现肺动脉压力波形。将导管继续推进,即可嵌入肺小动脉分支,并出现PAWP波形;气囊放气后可再现肺动脉波形,(见下图)表明PAC导管已进入正确位置。
(四)影响因素
1.测压传感器零点的位置;
2.PAC尖端气囊的肺区带位置;
3.其他因素。
三、PAC参数及临床解读
(一)前负荷相关参数
1.中心静脉压(CVP)
反映右心系统前负荷,正常值范围6~10mmHg。小于4mmHg通常表示心腔充盈欠佳或血容量不足,高于12mmHg通常表示右心功能不全或输液超负荷(1mmHg= 1.36cmH2O)。CVP受以下因素影响:
(1)循环血容量;
(2)静脉张力;
(3)心肌收缩力;
(4)胸腔内压力;
(5)肺循环阻力;
(6)心脏周围压力(如心包疾病等);
(7)其他因素(如导管堵塞等)。
CVP可用于指导输液、输血以及判定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效果。在心肌顺应性降低的情况下,需结合其他指标反映容量(见下)。
2.肺动脉楔压(PAWP)
如无严重瓣膜疾患,PAWP可间接反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用于判定左心室前负荷,其正常值范围6~12mmHg。PAWP可以估计肺循环状态和左心室功能,鉴别心源性或肺源性肺水肿,判定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效果,诊断低血容量及判断输血、输液效果等。如果SVI降低,PAWP小于6mmHg提示可能存在低血容量,如果SVI降低,PAWP大于12mmHg则通常反映左心功能衰竭,PAWP大于25mmHg可能存在急性肺水肿风险。心肌顺应性受损可影响其反映左心室前负荷的准确性。
3.右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容积(RVEDV/RVESV)
容量型PAC导管可直接测定右心室射血分数(EF%),其正常值范围为40%~60%;通过SV/EF%(SV=CO/HR)计算获得RVEDV,其正常值范围为100~160ml(RVEDVI:60~100ml/ m2),并通过RVEDV减去SV获得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指标,正常值范围:50~100ml(30~60ml/m2)。RVEDVI与SVI具有良好相关性,诸多因素不会影响其判定心室前负荷的准确性。依据该指标指导病因诊断与治疗需结合其他指标。
如果RVEDV低于100ml,同时EF%和PVRI正常,即可诊断低血容量;如果RVEDV超过160ml,CVP短时间内超过12mmHg,SVI低于正常,右心室EF%正常或低于正常,PAP和(或)PVRI超过正常范围,而PAWP低于正常低限,可协助诊断急性肺栓塞。
(二)后负荷相关参数
1.体循环阻力/指数(SVR/SVRI)
外周血管阻力是决定血压和组织灌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血压=CO×SVR。SVR的正常值为800~ 1200dynes·sec·cm-5,<800dynes·sec·cm-5提示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如败血症等情况;>1200dynes· sec·cm-5提示全身血管阻力增高。SVR是否需要处理需结合患者当前医学状况、并存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其他脏器功能灌注需求和其他PAC指标联合作出判定。
2.肺循环阻力指数 (PVRI)
PVRI正常值为120~240dynes·sec·cm-5,>250dynes·sec·cm-5提示肺血管阻力增高,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肺部疾病、肺水肿、左心衰竭、ARDS)。超过正常值需要根据患者术前并存疾病的病生理学、当前医学状况、PAC相关指标等作出病因诊断与处理。
(三)心脏收缩功能相关参数
1.每搏量/每搏量指数(SV/SVI)
心脏每次收缩的射血量,其正常值为60~90ml(SVI:25~45ml/m2),主要反映心脏的射血功能,取决于心室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及SVRI,是反映心室功能的金标准。SVI降低病因的判定,需结合心室前负荷、心率/节律、心肌灌注压力、术前并存疾病(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疾患、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等)、当前医学状况、PAC相关指标等因素作出诊断和治疗。
2.右心室射血分数(EF%)
RVEF正常值范围为40%~60%,常会受到右心室前负荷、右心室心肌收缩力和PVRI的影响,基于RVEF大小,结合RVEDV、CVP/RAP和PVRI可以协助诊断右心室功能异常。
3.心排出量/心排出量指数(CO/CI)
CO是指左或右心室每分钟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正常成人的CO为5~6L/min,CI为2.5~4.0 L/(min·m2)。CO是全身氧供(DO2)的主要决定因素,在SVI降低时可通过心率增快进行代偿以满足全身的氧供需平衡,CO正常并不一定指示心功能正常。CO降低,需结合SVI、前负荷、并存疾病、当前医学状况(如肺栓塞,大失血,心肌缺血等)、心率/节律、心肌灌注压、SvO2等因素作出诊断与处理。
(四)压力相关参数
1.肺动脉压(PAP)
正常值为15~28mmHg/8~15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10~25mmHg。静态下如果MPAP超过25mmHg,动态下MPAP超过30mmHg,即可诊断肺动脉高压。PAP受胸腔内压力的影响,测定压力时应在呼气相开始时进行。PAP大小取决于右心室心排出量(RVCO)及PVR的乘积,各种影响RVCO和PVR的并存疾病和当前医学状况等因素均可导致PAP升高。
严重阻塞性肺部疾患、各种原因导致的左心功能不全或衰竭、严重心脏瓣膜疾患、各种原因围手术期急性肺栓塞、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事件等均可导致PAP升高。
2.CVP/RAP
见前负荷相关参数。
3.PAWP/LAP
见前负荷相关参数。
(五)全身氧供需平衡参数
1.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是衡量机体氧供需平衡的综合指标,不仅反映呼吸系统的氧合功能,也反映循环功能和代谢的变化,但不能准确反映局部器官的氧合状态。其正常值范围为60%~75%。SvO2受CO、Hb、SaO2和全身氧耗量(VO2)的影响。
SvO2读数及其临床解释见表10-1
表10-1 SvO2的临床解释
2.氧供(DO2)(需动脉血气分析)
单位时间内由左心室向全身组织输送的氧总量。受呼吸、循环和血液系统影响,由心排出量(CO)和动脉血氧含量(CaO2)的乘积表示。借助PAC获得的CO以及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对危重患者DO2进行实时监测。其计算公式为:
DO2的正常范围为600ml/min~1000ml/min;麻醉状态下,如果肺功能正常,即SaO2为100%,则决定DO2的主要因素为CO和Hb,即影响心功能和(或)Hb含量的医学状况容易导致围手术期DO2下降。
3.氧耗(VO2)(需血气分析)
单位时间内全身组织实际消耗的氧量,并不代表对氧的实际需要量。CvO2代表组织代谢后混合静脉血液中剩余的氧量。通过PAC测定CO以及动脉、混合静脉血血气,即可对VO2实施监测。其计算公式为:
VO2的正常值为200~250ml/min;VO2I(氧耗指数)正常值范围:100~125ml/(min·m2)。机体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氧耗不同;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VO2升高10%;寒战可以引起患者氧耗量成倍增加。接受肝移植的晚期肝病和严重脓毒症患者的VO2可因微循环衰竭,动静脉直接通道开放而显著低于正常值,VO2恢复至正常是判断治疗是否有效的标志。
4.氧摄取率(ERO2)
机体氧的摄取率(ERO2)反映氧从毛细血管向线粒体内膜弥散的状态。ERO2正常值为22%~30%。正常人氧的摄取率相对恒定,不同器官根据其代谢状态不同而ERO2也不同。在DO2下降时,机体通过增加ERO2进行代偿维持氧耗恒定,但当氧供降至某一临界阈值,ERO2增加到最大时(50%),此时机体氧耗量将随氧供下降而减少。发生氧供依赖性氧耗时,ERO2达最大限度。其计算公式为:ERO2=VO2/DO2=(CaO2-CvO2)/CaO2×100%=1-SvO2(简约)
四、PAC并发症
(一)穿刺并发症
穿刺不当可导致穿刺局部血肿、误伤造成的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和血栓性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等。
(二)导管并发症
1.导管打折、断裂。
2.心律失常 导管刺激心脏壁及心内结构时可产生心律失常。如若仅出现短暂的室上速和期前收缩,只要把导管往后退出,心律失常便会转为正常,以后再改变方向和角度进入肺动脉。对于持续性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时应及时电复律,并按复苏处理。
3.留置导管时可能会造成肺动脉破裂、血栓性静脉炎、附壁血栓、静脉血栓、肺梗死、瓣膜/心内膜炎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发生与导管相关的脓毒血症,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