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指南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专家共识》解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专家共识》解读
发布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何权瀛
正文

糖尿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寿命延长及对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人数在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报告全世界约有1.35亿糖尿病患者,而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糖尿病患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增长最快,我国近30年间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长也是十分惊人的,是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之一。在发达国家中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7—2008年在全国进行的1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率达15.5%,以此推算,全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有9000万。2003年糖尿病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208亿人民币,占当年总医疗费用的4.38%。

OSA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出现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国外资料显示,成年人中OSA的患病率为2%~4%。国内多省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成人中OSA的患病率约为4%。研究结果显示,OSA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目前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OSA患者对卫生资源的消耗为健康人群的2倍。此外,因嗜睡引起的生产力降低、交通事故、生产事故,以及因此而造成的残疾等非直接医疗成本的升高,使OSA对经济的影响远远高于其直接的医疗费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两者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方面具有相关性,且独立于肥胖之外。目前2型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已为人们所认识,而OSA对健康的危害及其所带来的医疗负担还远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需要通过各学科的努力使人们认识到OSA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并着手采取实际行动。

为了提高对OSA和糖尿病关系的认识水平,国际糖尿病联盟流行病和预防小组于2008年就有关问题发表了共识,建议全球各个学科人员共同努力,使大家充分认识OSA与2型糖尿病的联系,其后国内的杂志上也有所介绍。为了进一步强化对OSA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认知理念,提高两种疾病防控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睡眠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对有关问题达成共识,2010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第5期及2010年《中华糖尿病杂志》先后刊发了此《共识》。

本《共识》分前言、OSA简介、糖尿病简介、OSA和糖代谢异常的关系及其机制、提高OSA和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警觉性、预防与宣传今后科学研究进展7大部分;共识附录包括OSA相关术语的定义、OSA的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询问病史的建议、体格检查的建议、特殊检查的建议、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并附有诊断治疗流程图及糖尿病的诊治原则。现对其中几个重要的问题作如下解读。

一、OSA和糖代谢异常的关系及其机制

(一)OSA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国外对门诊患者和人群之间的横向交叉研究结果显示,OSA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40%,而糖尿病患者中OSA的患病率23%,在某些类型的睡眠呼吸障碍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58%。确诊的OSA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0次/小时者较非OSA者更易发生糖调节机制受损和糖尿病。睡眠时血氧饱和度下降与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浓度显著相关。校正肥胖参数后,OSA的严重程度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关。不同程度的OSA均与2型糖尿病相关。两项大规模研究发现打鼾是10年后发展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睡眠片段和睡眠质量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重要预测指标。持续正压气道通气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HbA1c。

(二)OSA与2型糖尿病相互影响的机制

目前认为OSA可导致和加重2型糖尿病的机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2.间歇性低氧。

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功能失调。

4.全身性炎症反应。

5.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变,如瘦素水平升高和脂联素水平降低。

6.睡眠剥夺。

以上因素均可导致胰岛素抵抗。此外,糖尿病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亦可增加OSA的危险,形成恶性循环。

CPAP治疗3个月后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CPAP治疗可使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HbA1c明显降低。如果每晚CPAP治疗时间>4小时者效果更明显,而<4小时者效果不明显。

二、提高OSA和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警觉性

临床医师在诊治所有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时都应考虑存在OSA的可能性,尤其是出现以下情况时。

1.打鼾、白天嗜睡。

2.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控制困难。

3.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且以晨起高血压为突出表现,昼夜血压节律为非杓型或反杓型。

4.夜间心绞痛。

5.夜间顽固、严重、复杂难以纠正的心律失常。

6.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7.反复发生脑血管疾病(出血性或缺血性)。

8.癫痫。

9.老年痴呆。

10.遗尿、夜尿增多。

11.性功能障碍。

12.性格改变。

13.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14.不明原因的红细胞增多症等。

临床上遇到OSA患者也应考虑是否存在糖尿病。即使无糖尿病病史的OSA患者也应进行糖尿病筛查并评估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水平及控制情况。

三、预防与宣传

采取措施使相关医务人员和糖尿病患者了解OSA和2型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临床检测技术和相关治疗措施。卫生政策制定者和普通群众也要认识到OSA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及其社会危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引起和加重OSA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肥胖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易感人群必须努力控制体重,控制体重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合理膳食,提倡体育锻炼。

四、科学研究的建议

建议在以下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1.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OSA患病率和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2.OSA患者中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和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3.OSA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机制研究。

4.OSA与糖尿病发生并发症风险的研究。

5.干预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评估治疗OSA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6.诊疗技术的开发 研究在基层医院中诊断OSA的简易方法;寻找比CPAP更加简单和廉价的治疗OSA方法。

必须指出,从2010年本《共识》正式发表至今的4年中响应上述建议者并不很多,相应的研究报告也不多。

参考文献

1.Somers VK,White DP .Sleep Apne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for High Blood Pressur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Stroke Council,and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Nursing,J Am Coll Cardiol,2008,52:686-717

2.高莹慧,何权瀛.IDF流行病学和预防小组制定的《睡眠呼吸紊乱和2型糖尿病关系的共识》简介,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765-768.

3.高莹慧,何权瀛.《睡眠呼吸紊乱和2型糖尿病关系的共识》简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9-11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227-1245.

5.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分会睡眠学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5):326-330.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指南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