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指南 > 中国妇科超声检查指南——子宫颈病变的超声诊断(2017)
中国妇科超声检查指南——子宫颈病变的超声诊断(2017)
发布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正文

第一节 慢性宫颈炎

【扫查方法】

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建议采用阴道超声观察宫颈,检查时探头应缓慢进入阴道、轻抵宫颈外口。

【超声诊断要点】

慢性宫颈炎为临床诊断,包括了部分具有形态学改变的种类:宫颈肥大、宫颈纳氏囊肿和宫颈息肉。

1.宫颈肥大

宫颈增大,纵切面宫颈与宫体比例增大,常超过1∶3,宫颈的外形规则,宫颈管的梭形结构存在,但回声增高或减低、不均匀。CDFI显示宫颈无异常血流信号。

2.宫颈纳氏囊肿

宫颈前壁或前唇、后壁或后唇内单一或多个圆形无回声区,直径可从数毫米到数厘米,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图5-1)。

3.宫颈息肉

宫颈管内或宫颈外口处可见低、等或高回声团,常呈水滴状或椭圆形(图5-2)。CDFI显示息肉蒂部可见条状血流信号。息肉较小或脱于宫颈外口者超声不易检出。

【鉴别诊断】

宫颈肥大需与宫颈癌鉴别,后者宫颈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较丰富;宫颈囊肿合并感染时内部可呈低回声,其内无血流信号,可与宫颈肌瘤鉴别;经阴道超声观察蒂的位置可将宫颈息肉与带蒂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相鉴别。

图5-1 宫颈纳氏囊肿声像

子宫矢状切面。UT:子宫体;CX:宫颈;箭:宫颈纳氏囊肿

图5-2 宫颈管息肉声像

宫颈管矢状切面。CX:宫颈;箭:宫颈管;箭头:宫颈管内息肉

【注意事项】

宫颈肥大和纳氏囊肿在已婚妇女中非常多见,一般在有临床需要时才予超声提示。

第二节 宫颈肌瘤

【扫查方法】

宫颈肌瘤(cervical fibroid)应选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肌瘤较大时可结合经腹超声检查。扫查范围包括宫颈、宫体及宫旁组织。

【超声诊断要点】

宫颈肌层内低回声结节,伴声衰减,边界多较清晰。宫颈肌瘤较小时,宫颈形态多无明显变化,较大或多发宫颈肌瘤可致宫颈增大变形,宫颈管线偏移或显示不清(图5-3)。CDFI显示肌瘤周边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并有分支进入瘤体内部。

图5-3 宫颈肌瘤声像

子宫体及宫颈矢状切面。UT:子宫体;CX:宫颈;箭头:宫颈肌瘤

【鉴别诊断】

通过观察宫颈管结构与带蒂黏膜下肌瘤及宫颈癌相鉴别。较大的外生性宫颈肌瘤通过观察与子宫动脉的关系与阔韧带肌瘤、卵巢实性肿瘤相鉴别,宫颈肌瘤位于子宫动脉水平以下。

【注意事项】

前、后壁宫颈肌瘤较大时可出现相应压迫症状,超声应提示较大肌瘤的位置。

第三节 宫颈癌

【扫查方法】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应选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范围包括宫颈、宫体、宫旁组织及膀胱、直肠等受累情况。

【超声诊断要点】

1.宫颈癌早期,超声检查可无异常发现。随病变进展宫颈增大,形态异常。外生型宫颈癌于宫颈外口处见实质性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宫颈管结构可存在;内生型宫颈癌宫颈管结构消失,宫颈呈不均质实性低回声(图5-4),也可因癌肿呈弥漫性生长而表现为宫颈管内膜弥漫性增厚,可伴宫腔积液;宫颈癌继续进展时可累及子宫体,此时子宫下段肌层回声不均,内膜和肌层结构难辨。

2.宫颈癌宫旁侵犯 肿块向宫旁组织生长时,宫颈形态异常,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膀胱受侵时,膀胱后壁连续性中断,可见低回声肿块向膀胱内凸出,肿块压迫或侵犯输尿管时可致输尿管梗阻、输尿管扩张及肾盂积水;直肠受侵时可见低回声肿块凸向直肠,经阴道或经直肠扫查有助诊断。

3.多普勒超声表现 宫颈肿块内血流信号增多,呈散在条状、分支状(图5-4),可记录到低阻力型动脉频谱,RI<0.40。

【鉴别诊断】

宫颈癌需与宫颈肌瘤、宫颈息肉及子宫内膜癌鉴别。宫颈肌瘤形态规整,边界清,宫颈管形态无异常;宫颈息肉位于宫颈管内,宫颈结构无异常;子宫内膜癌病灶主要位于子宫腔内膜。

图5-4 内生型宫颈癌灰阶与CDFI声像

A.子宫体及宫颈矢状切面灰阶声像;B.子宫体及宫颈矢状切面CDFI声像;UT:子宫体;M:宫颈癌病灶

【注意事项】

1.无论是何种检查方式,超声对早期宫颈癌、外生型宫颈癌以及宫颈癌宫旁浸润情况的诊断均无优势。临床需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组织活检诊断及其他影像学方法了解宫旁浸润情况。经静脉超声造影可显示宫颈癌浸润范围,参见中国医师协会超声造影相关指南。

2.可疑宫颈癌时应首选经阴道超声检查,外生型宫颈癌应注意可能伴有接触性出血,亦可选用经直肠超声检查以避免大量出血。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指南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