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详情-心电图-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心电图 >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作者
郭远林;李建军;王玉山;杨跃进
正文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一)定义

损伤区心肌内极化程度不同,其体表心电图呈现ST段偏移(抬高或压低)及形态改变(凸面向上或凹面向上),称为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二)机制

损伤心肌的细胞膜极化程度降低,但仍维持部分极化状态,这使得全部心肌复极完成之后,损伤心肌与正常心肌之间存在电位差,从而导致ST段偏移。心肌损伤时ST段向量指向损伤区,当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ST段向量因指向心外膜面体表电极而抬高;反之,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段则压低。与此同时,ST段形态随与之相连的T波的形态改变而或凸或凹。

(三)心电图表现及诊断要点

1.超急性ST段升高 ST段升高呈直线向上,与高耸直立的T波相连,其特点为斜形抬高且不对称,一般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损伤期(图8-1A)。

图8-1 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急诊时;B.溶栓后;C.出院时

2.损伤期“单向曲线”ST段抬高的凸面向上呈弓背状,继而光滑地移行成为T波,二者界限难辨。若伴以缺血性倒置T波,则ST段形成一个对称的抛物线,QRS波群构成一个“单向曲线”(图8-1B),常伴R波减低或消失,是急性心肌梗死发展期的特征性心电图。

3.ST段压低ST段呈水平/下斜型压低超过0.05mV,可同时伴有尖耸直立或对称性倒置的缺血性T波(图8-2B)。

图8-2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4.上述ST段改变所在的导联具有一定的供血相关性,并伴有对侧导联ST段镜像改变(图8-1A)。

(四)主要鉴别诊断

1.早复极综合征

ST段呈凹面向上性抬高,多于V2到V4导联,T波直立;ST段起始处可见J波,提示为J点上移而非真正的ST段抬高。

2.Brugada综合征

 表现为右胸导联ST段下斜型或马鞍型抬高,T波倒置;常伴右束支阻滞。上述心电图表现可以间断出现,即暂时正常化。

3.心包炎

 急性期各导联广泛的ST段凹面向上性抬高,T波直立,慢性期常伴心动过速和普遍低电压(图8-4A)。

图8-4 心肌心包炎

A.为心包穿刺引流术前;B.为心包穿刺引流术后

上一篇: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下一篇:坏死型心电图改变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